老烂腿的临床分级诊断
资料由广州空军后勤医院静脉曲张治疗中心提供
老烂腿的临床分级
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颜色紫绀或苍白,肢端发凉、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刺痛或灼痛,常伴有足趾或足的畸形等。
1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水疱、血疱、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浅表溃疡,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组织。
2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轻度蜂窝组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或感染沿肌间隙扩大,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指趾皮肤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
3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蜂窝组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足趾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4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或坏死。
5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老烂腿自我保健:
1、首先要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能使肢体末梢小血管发生长时间的痉挛性收缩,造成皮肤、肌肉和神经组织的血液供给急剧减少。这种作用对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病人除了会加重动脉硬化外,还会导致原已供血不足的肢体严重缺血。
2、饮食要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3、要适度锻炼。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肢体已处于缺血状态,若过度活动下肢,反而会使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如某病人间歇性跛行的距离是1000米,即行走1000米左右后患肢会出现症状,那他应该行走500-800米后停下,休息一会儿再走,如果是快步行走后出现症状,那他应该放慢行走速度。总之,既要给缺血的下肢一定的运动负荷,又以不出现疼痛症状为度。
老烂腿的临床分级诊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