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鲁教版历史七上《戊戌变法》课件3.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一、公车上书——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
(2)洋务运动破产:甲午战争击碎了中国人对洋务自强的美好憧憬。清政府在战争中惨败的严酷事实表明,仅仅在器物层面零零碎碎地学习西方,并不能使中国富强。
(1)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开明士绅、爱国知识分子等成为新兴力量。
(3)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后,东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社会背景
2、目的与领导人物:为了救亡图存(民族危机),以康有为、粱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4)直接原因: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
3、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的标志:公车上书。
(1)起因: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上下,群情激愤。
(2)领导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
(3)内容:反对与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
(4)结果:由于清政府内部顽固派官僚的阻挠,上书未能送达光绪帝的手中。
4、维新思想的宣传。
(1)地区: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继续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思考:
(2) 上海《时务报》——宣传维新思想
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猛烈批判顽固派的因循守旧,竭力鼓吹维新,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报刊。
(3)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寻找理论依据
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呼吁自强保种。进化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当时和后来的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百日维新———变法维新运动的高潮
1、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康有为又一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祛的紧迫性。光绪帝深受震动,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后,康有为几次上书,光绪帝深受震动,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
光绪皇帝
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兴起
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这是一次103天的维新运动高潮。在这103天中,康有为上了36个奏章、两部书;光绪帝下了111道有关变法的上谕。这些奏章和上谕,内容无所不包,恨不得立刻将中国变成现代化的富强国家。
2、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其内容:
(1)政治上: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
(2)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
(3)军事上:改习洋操;编练新军
(4)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
三、戊戌政变———变法维新运动的失败
1、原因:维新派所推行的改革措施,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思考: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鲁教版历史七上《戊戌变法》课件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文档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