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病毒感染五、艾滋病
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1
学习目标
艾滋病常见护理诊断、医护合作性问题、措施。
艾滋病概念、流行病学、临床分期、辅助检查、处理要点
艾滋病健康指导
艾滋病的发病概况、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
掌握
理解
了解
2
概述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致命性传染病。
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最终并发严重机会感染和肿瘤。
3
病原学
HIV为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
有HIV-1和HIV-2两型
包膜部分: 外膜蛋白gp120,透膜蛋白gp41
核心部分:单链RNA,逆转录酶,
结构蛋白(p24核心蛋白、p18基质蛋白)
HIV嗜CD4分子,淋巴细胞及神经细胞
HIV抵抗力弱:%次氯酸钠、25%酒精灭活
抗体无免疫保护作用
4
艾滋病毒颗粒
5
HIV(蓝色)攻击T细胞
6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和HIV携带者,后者尤甚、灵长类动物SIV。
HIV存在于血、生殖道分泌液、唾液、乳汁、眼泪等
传播途径:性接触、注射、暴露于血液或血制品、母婴、其他。
7
非洲黑猩猩
8
9
流行病学
高危人群:
同性恋,性伴侣多,红灯区sex工作者,静脉药瘾者。
血友病病人,HIV阳性母亲的婴儿。
主要为处于18-50岁性活跃期的青壮年。
10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5艾滋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