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陆游《卜算子·咏梅》.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陆游《卜算子·咏梅》——一首宋词“经典”的形成史解析欧明俊陆游《卜算子·咏梅》是作为宋词“经典”印在今人心目中的,近半个世纪来,它被选入中学课本和大学教材,几近家喻户晓。《卜算子·咏梅》是否南宋产生时即享有如此盛名呢?它在词史上的实际影响究竟如何呢?值得认真思考。本文联系整个词史及词学批评史,考察此词历代传播和接受的真实状况,描述作为陆游“代表作”和宋词“经典”的形成过程,进而通过这一“个案”揭示文学发展史上一些带规律性的现象。一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驿外断桥,人迹罕至,梅花在此间悄无声息地开落,清冷寂寞,孤傲绝俗,无人欣赏,独自愁,更著风雨,饱受摧残,生存环境如此险恶。梅花志趣高洁,不争浮华,纵然碾为尘土,也清香如故,气节可嘉。赞梅,亦是词人自赏。此词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以梅自况,借梅抒情,咏物而不滞于物,遗形而取神,堪称佳作。选本是一种成熟的文学批评形式,选家通过选本为时人和后代提供创作和鉴赏的典范。每个时代皆有其特定的审美趣味和标准,文学作品声誉显晦的背后,反映出时代审美风尚和读者期待视野的转移变化。词选家选择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词作加以鉴赏和批评,许多词人的作品也通过词选家不断选录,得到广泛传播,奠定了词人在词史上的地位。陆游《卜算子》,历代选录情况不同,大体上,由少选到多选,人们对它的态度,是由“冷”转“热”的。《卜算子》作于何年?无从确考。最早是嘉定十三年(1220)陆游的儿子陆子遹刊刻于《渭南文集》卷四十九。据《渭南文集》编排顺序,可能作于蜀中。此词无“本事”,当时未见有任何记载和评议,说明只是一般词作,无甚影响,“时效”价值有限。从历代词选选录的情况,可以看出此词价值和影响的变化。最早选录陆游词的是南宋书坊原编,何士信增修笺注的《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馀》,此书选录词作以宋词为主,仅《前集》选录陆游的《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1首,南宋末,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选录南宋名家词,陆游词入选达20首,皆无《卜算子》。周密《绝妙好词》,以选录精粹著称,陆游词入选3首,其中有《朝中措》,题作《梅》,而不选《卜算子·咏梅》,说明周密认为同是咏梅词,《卜算子》不如《朝中措》。赵闻礼《阳春白雪》选陆游词6首,其中有《卜算子》。这是《卜算子》首次进入词选家视野,作为陆游词“代表作”开始引起词家注目,这是它迈向“经典”的第一步。《阳春白雪》选录宋词人231家671首词作,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选录原则是“取《草堂诗馀》所遗及近人词”。“补遗”,偏重保存文献,不同于只取“精华”的选本,因此,尚不能断定赵闻礼看重《卜算子》。此书虽选录《卜算子》,但流传不广,清初朱彝尊编《词综》,沈辰垣等奉敕编《御选历代诗馀》时,尚未获见。直到乾隆时,阮元得到赵孟頫手写草书本,将其改写为正书,编入《宛委别裁》。道光九年(1829),始为江都秦恩复刻《词学丛书》所收录。咸丰三年(1853),伍崇曜又据秦刊本收入《粤雅堂丛书》,此书才开始广泛流传。也就是说,此书虽选录《卜算子》,但自宋末到清乾隆前的几百年间,世人罕睹,故《卜算子》影响甚微。《草堂诗馀》、《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绝妙好词》、《阳春白雪》,是南宋四部最重要的词选,对后代影响甚巨。四书四次所选陆游词累计达30首,《卜算子》仅选

陆游《卜算子·咏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4156456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19-0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