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新貌岐山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五班高雅指导老师:刘西萍近年来,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就像一股清风,吹遍了全国,温暖了我的家乡。新农家听爷爷说,他们那个时候能上学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说有一个可心的书包了。用几块布拼在一起,做成口袋,缝上一条背带就是书包了。那个时代,谁要是有个绿色的军用包就会让人羡慕的几夜合不拢眼,梦里也会偷着笑!现在,一个孩子一学期买两三个书包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普通的犹如一日三餐,并且颜色、款式、任由孩子挑选。以前,爷爷那一辈人最担心家人生病,最恐惧进医院看病,不是怕医生,而是怕付不起医药费。家里有人生病就等于少一个劳动力,对于挣工分养家糊口的年代来说那是最愁煞人的事情了。如今,农村合做医疗给农明解决了烦恼,农家人头疼脑热住院检查已不再是“刘姥姥进大观院”,每年一次体检不再是传说。新县城听爸爸讲,七十年代岐山县城还很落后,他们住的是平房,几口人住一间房。那时买日用品去门市部,也就是现在的超市,所不同的是哪时候你要的东西只有付了钱售货员才从柜台后拿给你。而且东西少,整个县城就四个门市部——缝纫部、蔬菜门市部、一门市部、二门市部。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低,所以也不觉得买东西不方便。伙食刚够温饱,一般早餐是馒头夹咸菜,偶尔也夹炒的土鸡蛋。午餐多数是汤面,只有来了客人或亲戚才吃一顿辣子面。晚餐就只有罐罐馍就炒洋芋丝喝玉米榛子,所以爸爸说他工作后有好几年吃饭不爱吃土豆。文化生活也单调,虽然有电影院却因生活窘迫也不敢看。偶尔县城街道会有电影放映,爷爷领着爸爸和姑姑拿着凳子他们举家观映。现如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水泥路上各式各样的车辆川流不息。街道两旁的大型超市比比皆是,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快餐外卖随叫随到,一日三餐是翻着花样吃,唯一不足是土鸡蛋变成了饲料蛋。电影新闻足不出户便可了如指掌;随时随地手机给你快捷的信息,爷爷奶奶也有了他们的戏曲自乐班,爸爸妈妈上网购物聊天。我,当然不用说了——你晓得!新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文化教育,学校的设施也越来越好。“蛋奶工程”保证了困难家庭孩子的营养需求。学校里增添了微机室、舞蹈室、实验室、、、、、、老师上课不再只依靠一支粉笔、一本课本、教案,全新的多媒体,互联网,电子白板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更多的精彩。同学们不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变得多才多艺。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又是一次发展的契机,相信我的家乡会越来越美好。
家乡新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