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印江县社会调查报告.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印江县社会调查报告 XX年底,根据公安局、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县人口总数:人,非农人口:41512人。按户籍统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调查报告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土木091 组长: 组员: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的调查报告在老师精心的教导下,我们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更深地了解到当今我国的相关政策和各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使我明白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都需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以及前人的艰辛努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对该门学科知识和各理论的深入理解。这学期,学校给我们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社会实践调查课题。通过老师给我们讲解实践内容及要求后,考虑到我是贵州省印江土家苗族自治县土家族人,为了对我县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因此,我选择了“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及保护措施的调查报告”作为此次调查题目。我县的民间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形色各异,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在今天,人们都在追求时尚,赶潮流;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或已被遗忘,还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已失传。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为此,我作为印江县的一名土家族人,我有责任和义务让印江县人及其他国人能更好地传承印江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呼吁人们不要遗弃老祖宗们为我们留下来的很多有用的东西、为了弘扬印江优良的民族风情,需要我们每一个印江人的共同努力。由于家乡太远,坐车要10来个小时才能到印江,因此,我此次的调查内容主要从网上得知。下面是我此次的调查结果: 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简介: 印江少数民族方面: 印江人杰地灵,民族风情浓厚。土家长号亢奋、激越,傩坛戏古朴、神秘,土家花灯洒脱、俚趣、摆手舞、苗家米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文化以及文物文人方面: 印江有“书法之乡”的美誉。明清以来更是名家辈出,以题写“颐和园”匾额而名噪海内外的严寅亮就是其杰出代表之一。蔡伦古法造纸、印江梵净山佛教文化、文昌阁、依仁书院……印江还哺育了中央委员、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戴秉国、美籍太空博士吴学超等一批仁人志士。民族风俗方面: 印江土家族有哭嫁风俗、祭神的习惯,我们地方叫做“朝山”,每年在同一天同一座寺庙去烧香拜佛,在县内不同地区所规定的时间和寺庙有所不同。一些农村大年初一,女的要十二点过之后才可以去别人家玩,说是女的会断人家的好运,而男的则是带来好运。在印江通用红棺材葬人,听说是为了纪念一位曹状元。二、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到XX年,印江县有土家族高腔山歌、印染工艺、焰火架制作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土家族过赶年、下洞祭风神、花灯戏、傩戏8项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是印江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录: 印江下洞祭风神宋末元初以来,每年六月六日,板溪下洞村老百姓设楮旗于广场,举行神秘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便产生了祭风神,分启神、跩神、竖日月旗、杀牲四道程序进行。其跪拜仪节,先设神坛于风神庙或宗祠内,供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四神位和七十二种牲肉祭品。土师身着大红袍,戴高帽,执宝剑,先步入厨房作法,后返回坛前祷告,坛前神汉在土师作法后,即进行杀牲、跩神、竖旗、烹饪、煮稀饭,众人抢食

印江县社会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