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商”的方法。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学校要郊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咱们班有3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3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哪种帽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二、建立模型。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同学们看看这幅图:(1)说一说你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①三年级小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②四年级学生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把有关问题用纸条贴在黑板上)2、现在我们来帮三年级的学生解决乘车的问题吧。应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板书列式:272÷34=(1)讨论估计试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估算方法:A、把“34”看作“30”估计9辆左右B、34×10=340,应该比10辆少。(2)探索竖式计算方法。同学们自己能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独立计算。(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幻灯演示试商过程: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把“34”看作“30”来试商,但在具体计算的时候,会发现“9×34的积”比被除数大,积大了,说明商大了,这是因为把除数看小了,所以商要改小。因此商应该改为“8”。)3、引出问题(2):四年级学生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84÷46=(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3)探索竖式计算方法。①自主探索算法。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184÷46=”的商。②学生交流算法。让学生口述试商过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3”小了,改商“4”的原因:把“46”看作“50”来试商,但在具体计算的时候,会发现“3×50的积”比被除数小,积小了,说明商小了,这是因为把除数看大了,所以商
《秋游》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