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洒九龙江—————青春在磨砺中闪光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企业员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平凡凡的工作。然而,那黝黑的脸庞是他饱经风霜、披肝沥胆的最好佐证,那朴实的衣着是他对工作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真实写照。他就是中铁十二局四公司龙厦铁路项目部管区主管赵克强。2007年10月,他怀着对我国筑路事业的满腔热忱,对人生价值的美好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龙厦铁路漳州段荆江特大桥施工第一线。在工作中,他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以锲而不舍的毅力和聪明不羁的品质,果敢工作,积极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江特大桥位于南靖县山城镇附近荆江特大桥跨越荆江,属九龙江西溪的主要支流,当地雨量充沛,强度大,洪涝灾害明显。桥梁分别跨越荆江江堤、荆江、湖坎线县道,其中24~27号墩位于荆江主河槽中,施工难度大。荆江流域雨量充沛,降雨时间分布不均,梅雨在5、6月间,台风雨在7~9月间,降雨时间短、强度大。荆江特大桥为本段的重点难点工程之一,施工前需要做好周密的部署和安排。要在2008年5月汛期来临前,完成水中墩施工难度极大,是本桥施工组织的重点。2007年11月5日~15日,他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快速地完成了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由于工地距国道较远,而且要经过狭窄的乡村小路,这给大型设备托运进场带来很大困难。运送车辆大部分都在是夜晚到,他每趟都要亲自带入工地。只身一人处异乡,餐不能进,夜不能寐,他没有退却,也没有向领导叫苦,而是积极向困难挑战,主动想办法。深夜里,他解决地方纠纷,指挥车辆通过狭路地段,指挥吊车吊转,常常全天颗粒未进的他,直到躺到床上、睡意难控时才会感到肌肠淋漉。经过十天的刻苦奋战,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就位,提前五天完成了开工准备。他从不把自己看着是一名打工仔,而是企业地地道道的主人,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紧紧捆在一起,只要认为对于企业有利,他都总是积极主动去做。从一开始,他就把自己交给了公司。他打破了自己的生物钟,白天从事现场组织工作,晚上兼管值班,工作没有节假日,不分昼夜,他总是战斗在工作第一线。荆江特大桥一开工必须迅速在20号墩至30号墩左侧新修300m长、。每天全程盯在现场的他,带领大伙仅用二十五天就完成了便桥下部钢管桩基础,上部贝雷架组合梁,横桥铺设的工字钢,工字上的方木铺设,及江中搭设的钻孔作业平台,保证了70T重车通行,取得了大桥施工的首战胜利。他总是抢在先,跑在前,主动承担繁重任务,并且每次不论有多大困难,也不论有多大阻力,他总是以百折不挠的毅力,以艰苦卓绝的精神,顺利完成任务。在施工中,他结合该桥位地质特征,改进了设备,引进了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进钻速度。桩基础施工关键在于计算的精确、施工的连续及现场的控制,任何小小的疏忽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整个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赵克强寸步没有离开过工地,常常头顶烈日指挥施工,有时在钻机前一站就是一夜,时刻注意各项控制指标的变化,认真做好各项现场数据的记录,甚至在他母亲重病手术期间也坚守岗位。因指挥科学,措施得力,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便完成所有水中桩基础施工,为单位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赵克强和他的单位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扬。位于荆江中的26~33号墩承台施工需进行钢板桩围堰;位于荆江堤坝边的20~21号墩在开
汗洒九龙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