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中国人的“礼”.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中国人的“礼”(2009-09-1010:51:37)礼节礼仪礼物礼金[美]明思溥《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人的情感,如果有的话,是靠礼来满足;中国人的责任,也靠礼来实现;中国人的美德和不足,也是参照礼而得出,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基本上靠礼来维系——一言以蔽之,对中国人来说,礼就是道德、政治和宗教的化身,与家庭、社会和宗教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礼节好比坐垫,虽然里面没有东西,但它却奇妙地减轻了震荡。[德]赫尔德《中国》:人们你来我去,你推我拖只是为了不破坏该国那孩子般尊严的礼俗。孩童般的顺从无论在家里还是国家事务中,都被当做所有德行的基础,于是,表面上的谦虚文雅、虚伪的彬彬有礼也就自然逐渐地产生了。[英]罗素:欧洲人每以为中国人的谦恭礼让是懦弱,实则正是他的力量之所在。中国人的态度天然地雍容和蔼,以礼待人,亦望人报之以礼。[英]马戛尔尼回忆出使的经过时说:“在中国期间,所有与我们有过接触的官员,无一不表现得温文尔雅,极有教养。然而,他们虽礼貌周全,却都不诚实。”[英]迈克•彭等《难以琢磨的中国人——中国人的心理》:不过,关系双方的行为都必须遵循“礼”的原则,双方有权利和义务。如果一个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自觉地遵守自己的角色规范那么这个团体就是和谐的。由于它是从农业社会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的主要资源由少数有权势的人控制,所以中国的文化传统非常重视“礼”,即要求个人在相对稳定和不变的社会环境中维持等级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文化中“礼”的规范要求个人根据不同的社会交换原则来处理各种关系。[法]孟德斯鸠: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中国的立法者们所做的尚不止此,他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集在人的身上就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的礼教。《利玛窦中》:“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以普遍讲究温文有礼间知名于世、这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五人美德之一,他们的书中有着详尽的论述。对于他们来说,办事要体谅、尊重和恭敬别人,这构成温文有礼的基础。他们的礼仪那么多,实在是浪费了他们大部分时间。”辜鸿铬《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感情,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已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的情感的特性。中国人的礼貌不像日本人的那样繁杂,但它是令人愉快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礼貌。相反,日本人的礼貌是繁杂而令人不快的。事实上,日本人的礼貌是一朵没有带香的花,而真正的中国人的礼貌则是发自内心,充满了一种类似于名贵香水般奇异的芬芳。李大钊:那两千多年来支配中国人精神的孔门伦理,所谓纲常,所谓名教,所谓道德,所谓礼仪,哪一样不是损卑下以奉尊长?哪一样不是牺牲被治者的个性以事治者?哪一样不是本着大家族制下弟子对于亲长的精神?   胡栋华中国人的毛病——困之于礼如果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大邦,大概没有什么异议。传统“六艺”中,“礼”列第一,儒家“五经”里,《礼》排第三。没成大器的孔鲤从他那超级大器的父亲那里得到的为数不多的教诲就是:“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孔子并非“愚民”国人。可见,礼对中国、对中国人、对中国社会的重要。如果说礼仪之邦并不礼仪,大概也没有人敢坚决反对。因为在这个礼仪之邦、礼貌之国里,

论中国人的“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