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绿色苏州迎向生态未来-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绿色苏州”迎向生态未来至2008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农村绿化每年新增绿地10万亩,——“天人合一”,是苏州古典园林的精髓所在,如今,感受这一意境已不再局限于高墙深院的私家园林,伴随着城乡绿意的诗意延伸,城市园林与自然山水相谐相融,植树种绿与生态布局丝丝相扣,走进苏州,便走进了一座宜游宜居的生态城市。多年来,“绿城”理念一直是苏州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截至2008年底,苏州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充满魅力的“绿色苏州”正从规划蓝图逐渐成为现实。从单纯种绿到生态布局树种到哪,环境要“活”到哪从广阔的郊野鱼塘,到玲珑的街头公园;从伸展的道路沿线,到小区的房前屋后,葱茏的绿色在苏州城乡舒畅地伸展。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苏州绿化建设已经突破了“路到哪,绿到哪”的概念,让所建绿地尽快“活”起来,重建区域生态平衡,成为苏州近年来绿化布局的主要思路。位于苏州城市西北部的三角嘴,是苏州“四角三水”的重要一角,但此前地块上绿化覆盖率很低,几乎没有公共绿地,原有的水体大都为鱼塘,养殖和工业污染较为严重。苏州为此启动了三角嘴湿地公园的建设,旨在逐步修复三角嘴地区的生态系统,以“农庄印象、水乡记忆、山泉野趣、时代气息”为主题,创造一个各物种和谐共生,“林、湖、田、园”完美结合,兼具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的现代生态公园,从而发挥其净化水体、保护动物、蓄洪排涝等综合生态效益,成为苏州中心城区的绿肺之一。工程于2007年启动,已经完成的一期工程总面积约22公顷,依托原有鱼塘水沟进行改造,建起了一片湿地防护林;二期续建工程主要包括水生植物生产区和水生植物品种园,乡土植物是主打,目前,水上森林、桃花岛、芦苇荡、花草坡、品种展示区等景点已初步呈现,构成了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湿地山水景观。生态修复工程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近几年,苏州市农村绿化以每年新增绿地10万亩的速度高速推进。截至2008年底,,初步形成了贯通全市、城乡一体、生态与景观有机融合的森林生态系统。此外,苏州共建成绿色通道约33万亩,在各级公路、国道等绿色通道建设顺利开展的同时,绿色家园、绿色基地建设也持续推进。太湖湖滨湿地是苏州市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太湖生态湿地岸线全长约30公里,南起东山宾馆,西至太湖大桥,其中东山宾馆至胥口水利枢纽段以原生态芦苇为主,胥口水利枢纽至太湖大桥段建设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开放型湖滨湿地公园。整个工程总投资近3亿元,以环太湖大道为轴心,向东西两侧展开,共修复营造生态湿地1万多亩,恢复芦苇近1万株,种植荷花500多亩,种植湿地林带树木近100万株,构筑出富有江南水乡气息的太湖湖滨风光,为保护太湖水质和维护太湖滨水地带重要的生态防护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精耕细作”提升绿地品质绿化带变出多彩景观经常路过十梓街和凤凰街的市民不难发现,原先道路的机非隔离带被一片葱郁的绿意和多彩的色块所覆盖,呈现出赏心悦目的景观。这是绿化人员巧手“补缺”,为零散的空荒地块披上了多彩新衣。除了重大绿化建设工程的推进,零打碎敲地拾遗补阙,精耕细作地提升品质,也是苏州绿化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人民桥桥面、泰让桥桥面以及十梓街、凤

绿色苏州迎向生态未来-苏州农村干部学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640105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