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麻疹治疗方法.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麻疹的预防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自从推广麻疹减毒疫苗接种后己少见流行。如无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本病大都有终生免疫。
典型病例有接触史,经10~11 天潜伏期,前驱期3~4 天后,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食欲差。发病第三天在颊粘膜近第二臼齿处有麻疹粘膜斑。
出疹期:3~5 天,高热,在耳后及颈部开始出现玫瑰色斑丘疹,急速蔓延全身。疹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皮疹间皮肤正常,扪之碍手,压之褪色。恢复期:皮疹出透后逐渐消退,热度下降,皮肤可见麦麸脱屑,留存棕色班痕至3~4 周消失。病程中常易引起肺炎、喉炎,肠炎或脑炎等并发症。不典型病例多见于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或接受被动兔疫行,病情轻,病程短。中医认为麻疹是麻毒侵入肺脾二经所致,麻为“阳毒”,以透为顺,早期忌用攻下,见形期忌用大辛大热,后期忌用大苦大寒。
(一)中医辨证治疗麻疹发病过程中,首先判断病情的顺、逆,可分为顺证和逆证。
:发热不高,3~4 天后疹点由阳转阴,自上而下,先耳后、发际,其次颈、额、面、胸、背达四肢、手、足心、鼻准头均见疹点鲜红活,分常均匀,出疹快,回收慢。
(1)初热期(疹前期、前驱期)。
主证: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眼睑微肿,目赤羞明,泪水汪汪,神倦,纳呆,或伴呕吐、泄泻、咽痛。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指纹紫。
治法:辛凉透表,清宣肺卫。方药:薄翘透疹汤(自拟验方)。薄荷6 克(后下),荆芥6 克(后下),连翘10 克,板蓝根12 克,前胡6 克,桔梗6 克,蝉蜕5 克,浮萍10 克,甘草3 克。方解:薄荷、荆芥疏风解表,助透疹;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前胡、桔梗宣肺利咽祛痰;蝉蜕、浮萍、甘草轻清透疹。加减法:高热加青蒿6 克(后下)、青天葵10 克。加促麻疹透发外洗方:麻黄、浮萍、芫荽等量煎水热敷。
(2)见形期(出疹期)。主证:高热不退,肌肤灼热,烦躁,口渴,咳嗽加剧,神倦懒动,目眵多,嗜睡,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解毒,佐以透疹。方药:解毒透疹汤(自拟验方)。连翘10 克,金银花10 克,菊花10 克,升麻5 克,葛根12 克,浮萍10克,蝉蜕5 克,黄芩10 克,青天葵10 克,红紫草15 克,甘草5 克。方解:连翘、银花、菊花清热解毒,升麻、葛根、浮萍、蝉蜕解肌透疹解毒,黄芩、青天葵清热,红紫草、甘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加减法:疹色红赤、紫暗、融合成片加羚羊角骨、水牛角骨各30 克、生地10 克、丹皮8 克;发热面赤、疹色紫红者,加山枝6 克、石膏15 克。可用上述外洗方加速麻疹透发。可用荸荠、红萝卜、竹蔗、茅根煎水代茶。(3)疹没期(恢复期、回收期)。主证:疹按出现次序先后收没、体温下降、胃纳转好、口渴、微咳。舌红少津、少苔、指纹淡红,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养阴汤(自拟验方)。
北沙参12 克,天花粉10 克,玉竹10 克,天门冬10 克,生扁豆12 克,山药10 克,玄参10 克。方解:沙参、花粉、玉竹、麦冬滋养肺胃津液,生扁豆、山药、甘草养胃益气,桑叶、杏仁止咳,清解余邪,生地、玄参养阴增液。
:在麻疹全过程中均可出现、但多见于出疹期。
(1)麻毒闭肺(麻疹合并肺炎)。主证:发热、疹点不多或疹见旋收,或疹点密集色紫,咳嗽,气促,鼻煽,唇紫绀,口渴

麻疹治疗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