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课程新理念(论文).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奉节县公平镇青政小学罗桃摘要:课题提问开放性,课堂引导启发,学会倾听,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关键词:新理念、提问、引导、倾听《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量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农村小学工作的教师如何学习和实施新课程理念,并把这些理念转成自己的教学行为呢?课堂提问,要走向开放【片断】(正比例教学)出示主题图从左到右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高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底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师:同学们看一看越来越高那么底面积就。。。。。。(生:水位越来越高底面积就越来越小)师:同学们观察力真强。。。。。。。。。。。。在讨论从右往左看高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底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又重复上面的一问一答。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应当注重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很多老师虽然在问题上做了新的设计,但是问题还是缺乏趣味性,开放性。如上面的例子,教师的提问是固定的形式,学生,只要跟着框架走就行。这样封闭的提出方式只看到了教师的“牵”而没有教师的“引”,表面的热闹抹杀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建议我们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留给足够探索空间。数学问题的价值在于能激起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那种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是问题,同样那种脱离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到盲然无从入手的问题也不是问题。问题设计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暗示与铺垫。要相信学生的潜能,要相信学生的探索能力,只要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一定能发现规律,自主获取数学知识。课堂引导,要启发思考【片断】(圆的面积)师:同学们我在学行四边行的面积的时候我们是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来学习的(生:长方形)师:对了把未知的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帮助我们理解。。。。。。师:那么圆的面积可以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来学过的图形吗?。。。。。。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错过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有算错过题”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老师充分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怕学生出错。学生出错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看我们老师如何来处理。学习的是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学习。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一个引导者角色,多角度的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使教师的“导”最大限度的适应学生的“学”,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课堂讲解,要学会倾听【片断】(有余数的除法)师:我们接下来做一个对口令的游戏,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对得又对又快,但不能重复。老师报一个余数是1,你能说出一个等于它的算式吗?生1:15÷2=7……1 生2:10÷3=3……1 生3:25÷8=3……1 ……师:说得真多。下面余数是3。生1:15÷4=3……3 生2:27÷6=4……3 生3:33÷5=6……3 ……在上面的的片断教学中学生只有认真地倾听别人的答题之后,才不致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这样还促使学生不断地思索还有别的答案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课堂气

新课程新理念(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2-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