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一.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一【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二、检查预习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三段(5—8自然段)讲“我”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了解。第四段(9—13自然段)讲“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敬佩之情。 ,用指名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致”是翘舌音,“聋”是后鼻音。 。教师纠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指名朗读第一、二段二、提问 1.“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观鱼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因为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样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觉得心情舒畅愉快。) ? (“十几缸金鱼”。) 3.“举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举止”,动作、神态。“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特别”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即爱鱼达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三、四段,思考问题: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有时……有时”“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 : (1)“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青年画的鱼仿佛活的一样在纸上游动,引起了人们围观和赞叹。说明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画得非常像。) (2)“融为一体”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鱼,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2-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