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情感与态度目标: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内涵。【学法指导】美美地听──深情地读──细细地品──尽情地说一、激情导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请看大屏:这就是黄河。(播放黄河画面,边播放教师边深情朗诵) 黄河以其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们一起经历过苦难与抗争。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又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日前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板书课题:黄河颂二、整体感知 1、美美地听: 多媒体播放《黄河颂》,让学生仔细地聆听,进入诗中雄浑、壮阔的境界。 2、深情地读: 一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二读:有感情的朗诵,把握诗的内容,领悟诗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三读: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让小组的其他同学给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四读: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每人只读一个方面的内容),看看谁最有感染力。(也可以男女之间合作朗诵) 3、细细地品。三、课堂探究 1、自主探究: 朗诵诗歌,我们除了要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认真思考,通过诵读诗歌: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 大屏显示探究导引: ⑴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颂) ⑵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⑶歌词中“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略) ⑷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略) ⑸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略) ⑹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略) 2、合作探究: 将你的探究结果在小组上进行交流,并将你所不懂的问题或在自主过程中的其它质疑提出来,与小组同学共同探究。 3、尽情地说: ⑴各小组选一代表,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给优胜小组以鼓励) ⑵请同学们用“我喜欢本诗中的一句,因为这一句写出了(表达了)(表现了)。”说说你对本诗句子的品析
《黄河颂》精品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