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委婉语的关联顺应分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科技信息1委婉语的研究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和语言现象,是人们为了交际的需要而应运产生的,因此是现代社会人们不可避免的语言使用手段。国内对委婉语进行系统的研究始于最近几十年。陈望道(2002)是国内最早给委婉语定义的学者之一,他从修辞学角度研究委婉语,提出委婉语的实现不仅在词汇层面,而且体现在句子甚至在话语中。在20世纪八十年代,在西方的社会语言学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学者对委婉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陈原(1983)在《社会语言学》书中讨论了委婉语的历史、社会、心理背景。常敬宇(2000),梁鲁晋(2004)从语用的角度研究了委婉语。这些研究丰富了委婉语的研究视角,拓宽了研究领域,但缺乏解释的普遍性。2委婉语的理论框架———关联顺应模式人类有对外部世界的事物进行认知表征的能力,并通过人类独有的语言这一形式表示出来,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主要特点。关联理论有这样的假设:由于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人类的认知只倾向于处理最关联的输入认知资源,Sperber和Wilson称之为“关联的第一原则”(TheFirstPrincipleofRelevance)。说话人在对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作出估计时,只选择那些与最佳关联相一致的、符合听话人的认知资源的语境假设。关联假设制约着人们说话策略的选择。关联理论的理论解释力较强,但正如杨平(2001)博士所说的,关联理论偏重于理论的解释,但在描述话语使用的具体规律方面,其描述的充分性十分不足。Verschueren的顺应论对顺应对象(语言结构和语境)的描述十分具体、充分,不仅有交际的顺应还对语言结构的顺应做了细致的划分和研究。但是,Verschueren的顺应论还不能解释顺应性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即人类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表征中找到顺应的目标的。杨平博士的顺应关联模式更好地综合了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优点,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关联顺应模式的要点主要有:话语交际目的在于寻求最佳关联;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关联假设是说话人对符合关联原则的语境顺应的结果;关联顺应是一个语境成分和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关联顺应是策略选择的过程。话语的产生融合了人类的认知、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以寻找最佳关联,选择语言策略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说话人和听话人相互顺应的结果。。正如人们所知,语言与思维是紧密相连的,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就是对自己说话,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思维,思维通过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语言与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有密切联系。人类的语言是与认知、社会、文化紧密联系的,这与动物的交流是截然不同的。从顺应论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交际实际上是不停地做出对语言作出选择的过程,而这种选择的基础就是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原则。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选择要遵循寻找最佳关联的原则。语言的选择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包括语言种类、构造句子或话语的短语或词组,即语音、句法、词汇、语义等层面上。为了避免交流中产生误解,SperberandWilson提出了遵循最佳关联的两条规则:言语必须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值得听话者注意;言语使听话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就能获得语境效果。这也就是说,交际者必须时刻牢记寻找最佳关联。要正确地理解话语,就要在相关语

委婉语的关联顺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