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东高考历史启示类答题思路.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解答高考历史“启示”类试题  启示,按中文意思是指“启发指点,使有所认识”。启示类主观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看法”、“理解”、“你认为”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在近几年的全国文综卷或地方文综卷、历史单科卷中,开放性试题都占有一定的份量。“启示”类问题,在评分参考答案中命题者没有设置具体答案,这是一种典型的开放性试题。“启示”类问题的设置既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也是当今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要求,所以要引起重视。本文结合具体高考题,就“启示”类试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谈一点看法。一.“启示”类历史试题的特点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卷Ⅱ第38题:38.(3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清 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8分)(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12分)(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启示”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学习历史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启示”类问题以历史之镜对照现实,不但总结历史,更是为现实寻求依据,找出对策,防患未然。这种把历史现实性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历史的教育功能。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训练,能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对改变“历史就是记忆”的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甚至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例如通过今年全国文综卷Ⅱ第38题中有关中西科技发展的对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振兴中华民族,就要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使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历史使命感。2.“启示”类问题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38题第(4)小题而言,命题者只提供问题,并不提供标准答

山东高考历史启示类答题思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