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期末复习资料
民诉的期间和期日:
民诉的期间::3日,可以复议一次,同样是3日。
:60日。
:
①申请:48小时内答复。②解除:申请人在财产保全后15日不起诉的
:15日以下
:①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②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
①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或分娩后1年内,不得离婚;②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或分娩后1年内,除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可以受理;
③判决不准离婚或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例,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④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起诉或被告方起诉或6个月后原告方又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受理。
,法院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涉外的是30日);法院应在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原审法院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涉外的是30日);法院应在收到答辩状5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
、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必须组成合议庭,并在3日内告知当事人。
:应在30日内完成调查。
:当庭判决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
:
①普通案件,6个月审结;
②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院长批准,延长6个月;
③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3个月审结,不得延长。
:
①不服判决,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
②不服裁定,自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
①不服判决的上诉:3个月(二审立案之日后);
②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③对不服裁定的上诉:30日审结。
:30日或公告期满后30日审结。
:选举日5日以前向选区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
:下落不明满2年,公告期为3个月。
:
①下落不明满4年,(公告期为1年);
②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
:应在判决、裁定生效后2年内提出。
:①发出支付令应在15日内;
②债务人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清偿债务或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①法院应在3日内发出公告;
②公示催告的期间,不得少于60日;③利害关系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的,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判决公告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起诉。
:
(1)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后,应当在10日内通知债务人和已知的债权人,并发出公告。
(2)向法院申报债权:
①收到通知的债权人:自收到通知后30日内;②未收到通知的债权人: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③逾期未申报债权的,视为放弃债权。
:收到委托函件15日内执行。
:
①双方或一方当事人为公民的:1年;
②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6个月。
:自邮寄之日起满6个月。
:6个月。
名词解释:
1合议制:合议制是指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审判集体或者由审判员组成的审判集体,对具体案件进行审理和作出裁判的制度,这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
:执行担保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申请执行人或者第三人为了保证生效法律文书的实现,向人民法院提供保证的行为,对担保行为,经申请执行人同意,法院可缓期执行。
:公开审判原则是指在民事审判过程中,向群众和社会公开,所谓向群众公开,即是审判过程,包括审理过程和宣告判决都允许群众旁听,所谓向社会公开,即是允许记者对庭审进行采访,报道和披露案情。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而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根据其中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同等原则是指一国公民,企业和组织,在他国进行民事诉讼,同他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等享有该国规定的诉讼权利的原则。
6法院调解:法院调解是指对民事案件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主持下,诉讼当事人双方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以终结诉讼活动的一种结案方式。
7。司法协助:司法协助
民事诉讼法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