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平安校园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意见的精神,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治安管理和防范,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排除隐患、抓好防范,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努力实现安全工作无责任事故和伤亡人数,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工作氛围。二、工作目标1、健全长效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2、建立迅捷可靠安全管理制度;3、杜绝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4、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5、学生无重大伤亡和非正常死亡;6、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得到及时整治;7、重点杜绝交通、消防、饮食事件的发生。8、通过平安创建工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全校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不发生影响社会、破坏学校形象的恶性案件,不发生影响重大的群体事件,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9、保持在校学生无刑事案件发生,减少在校学生违纪事件,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感。10、师生各种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加强预防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11、进一步增强学校和全校师生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12、努力探索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的新路子、新经验,逐步实现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工作措施1、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分两个层次签订安全责任书,一是学校与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二是班主任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通过这种形式,层层落实责任,人人担负责任,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2、落实管理制度。(1)、实行行政24小时值班制度。(2)、实行护导值日制度。(3)、实行严格的门卫登记制度。(4)、实行严格的学生请假制度。(5)、实行安全教育例会制度。(6)、完善应急预案。3、积极开展活动(1)、加强宣传教育活动。(2)、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4、完善安全设施(1)完善门卫设施(2)增加摄像监控设施路数。5、完善安全网络(1)继续加强与派出所的联系,开展“警校共建创平安校园”活动。(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3)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每天检查监督安全情况。四、主要工作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综治工作(1)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稳定工作机制和制度,真正形成“校长挂帅、处室联动、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格局。要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把矛盾调处的重点放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上,依法妥善地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学校不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稳定。各校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倾向性苗头及时报校长办公室。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凡发现教师家长上访、罢课、火灾、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和严重疫情以及群体闹事等,在最短时间里报告校长。2、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机制,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要加强校园治安防范工作,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措施。(1)增强治安保卫力量。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成立由李建成任组长,叶本茂任副组长,学校各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相应保障制度,切实增强学校的门卫力量。(2)提高技防水平。各处室要切实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将高档物品存放好,特别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偷盗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对财务室、微机房等重要部位的安全管理,适时安装好报警系统,确保学校安全。(3)整治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要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依靠乡派出所、工商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防止网吧和淫秽书刊对少年的侵害,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努力形成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要发挥好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团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总结校园和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的经验,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法,建立保持学校校园和周边良好治安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4)要强化学生管理工作,要加强师生食品卫生的检查和管理,加强门卫工作,严格登记制度,落实防盗措施,贵重物品落实专人保管。要经常检查、维护、维修校内的设施、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内建筑物、围墙、门窗、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应急处置设备必须齐备,确保安全有效。学校在节假日建立值班制度,同时向家长发出有关安全的公开信,学校的值班安排及时上报教育局办公室。(5)进一步提高“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根据上级部门的精神,组织师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形成学校主要领导负
平安校园创建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