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蛋鸡饲养管理手册.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蛋鸡饲养管理手册淮阴正大有限公司二00六年二月淮阴正大有限公司简介目录育雏期饲养管理雏鸡的生理特点育雏前的鸡舍准备雏鸡的管理二、育成期饲养管理(一)生长控制(二)限制饲喂(三)光照管理(四)转群工作三、产蛋期饲养管理(一)温度(二)湿度(三)通风(四)光照(五)饮水(六)喂料四、光照管理(一)光照强度(二)光照时间五、消毒管理(一)进鸡前的彻底卫生消毒(二)平时的卫生消毒(三)常用的消毒方法(四)常用的消毒药六、免疫管理(一)免疫接种法(二)常见疾病监测工作一、育雏期饲养管理雏鸡在0~6周龄这段时间称为育雏期。育雏期总的要求:第一育雏舍保温性能良好、干燥、光亮适度;第二每栋育雏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第三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满足鸡的生理要求,严防各种疾病发生。雏鸡的生理特点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幼雏体温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之后才逐渐趋于完善。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蛋雏鸡一周龄时的体重约为初生重的2倍,6周龄时约为初生重的15倍,其前期生长发育迅速,营养上应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饲养管理上亦必须满足其对新鲜空气的需要。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幼雏的消化器官还处于一个发育阶段,每次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酶的分泌能力还不太健全,消化能力差。所以雏鸡饲料,必须选用质量好、容易消化的原料,配制高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抗病力差由于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在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雏鸡即有可能患病。5、敏感性强雏鸡对环境变化佷敏感;由于生长迅速对一些营养素的缺乏佷敏感,易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症;对一些药物和霉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反应也十分敏感。所以育雏期注意环境控制的同时,须慎重选择饲料原料和用药。6、群居性强、胆小雏鸡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喜欢群居,并且比较神经质,稍有外界的异常刺激,就能引起骚乱,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所以育雏需要安静的环境,要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噪音以及新奇颜色入鸡舍内,防止鼠、雀、害兽的侵入,同时注意鸡群饲养密度的适宜性。7、初期易脱水刚出壳的雏鸡含水率在75%以上,如果在干燥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则极易在呼吸过程中失去很多水分,造成脱水;育雏初期干燥的环境也会使雏鸡因呼吸失水过多而增加饮水量,影响消化机能。所以在出雏之后的存放期间、运输途中及育雏初期注意湿度问题亦可提高育雏的成活率。1(二)育雏前的鸡舍准备1、清舍当一批鸡转出鸡舍后,应立即进行清舍,首先清扫屋顶、四周墙壁以及鸡笼内外的灰尘、料屑等脏物,其次清扫地面、清除地沟污物。2、冲洗用水枪或喷雾器把屋顶、墙壁、窗户、风帽、风机、鸡笼和地面等冲洗干净。3、熏蒸熏蒸前密封窗户,在湿度70%、温度10℃以上,用40%甲醛42ml/m3和高锰酸钾21g熏蒸,密闭一天。4、消毒育雏用各种工具都要进行消毒,程序为用清水冲洗→消毒液冲洗→清水冲洗;对鸡舍进行消毒的同时,用3-5%烧碱对鸡舍外场内草地进行消毒。5、垫料育雏用垫料最好选用长2-3cm、-1cm、-,具有吸湿性强、松软的特点,但因用量大、来源不稳而不能长期使用,现一般用稻谷壳(砻糠)替代。因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育雏垫料不宜选用锯木屑。6、放入消毒过的器具按照每栋鸡舍的育雏数量,分别放入消毒过的各种器具。例如每只保温伞可育雏500-600羽时,应准备好小料盘5-6个(100羽/个),小饮水器10-12个(50羽/个)。7、迎接新雏进舍雏鸡入舍前24小时,准备好开食用的饲料(如碎米、玉米粉、葡萄糖)和一些小工具,预温鸡舍(尤其是冬季更要注意及早预温),使鸡舍室内温度达25℃、保温伞下面雏鸡背的温度达35℃、饮水的温度在18℃以上,同时慎防贼风进入鸡舍。(三)雏鸡的管理1、温度温度对于育雏开始的2-3周极为重要。如果雏鸡分布均匀、活动自如,则温度正常;如果雏鸡挤成一团,说明温度过低,需要升高温度;如果雏鸡张开翅膀躺着、张口呼吸,表示温度过高,需要逐渐降低温度。适宜的温度见表1。2表1育雏阶段的适宜温度日龄育雏温度(℃)笼养平养1-333-35344-732-33328-1431-323015-2128-302822-2825-282529-3522-252236-14017-2217-℃;,例如伊莎褐1日龄要35℃;。温度的控制应根据鸡群和季节变化等情况灵活掌握:(1)健壮的雏鸡育雏温度可以稍低,在适温范围内,温度低些比温度高些效果好。此时雏鸡采食量大、运动量大,生长也快。(2)体重较小、体质较弱、运输途中及初期死亡较多的雏鸡群,育雏温度应提高些。(3)夜间因雏鸡的活动量小

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330 KB
  • 时间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