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新教育方针.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新教育方针[摘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的表述不尽一致。如何看待这种不一致?文章对教育方针的历史承继进行了简要回顾,对新教育方针进行了解读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关键词] 教育方针;十六大报告[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教育方针是政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关于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的总规定,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指引教育工作前进的方向和指针,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方针,对指导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以往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也有较大差异,既有历史的继承,也有丰富的发展。一、新教育方针的历史承继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经历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重大转变。其曲折的转变过程,与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教育思想息息相关。为更清晰地了解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过程,需要对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作一简要回顾。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3]这两个教育方针合二为一,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便诞生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自此这一方针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国人民共认的教育方针,一直延用了20多年。“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指导思想,为巩固无产阶级新政权和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为后来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路线的发展留下了隐患。过分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忽略了教育与其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为1958年的学生大炼钢铁,半天劳动半天学习,以及后来走“五七”道路,解散大学的左倾做法打下了伏笔。[5]十年动乱,我国的教育事业濒于崩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又作了多次修改和重新表述。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教育方针表述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6]()很显然,这一方针尽管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已避开了两个“必须”的提法。1983年同志为北京景山

论新教育方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2-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