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说唱音乐第一周授课内容:第四章说唱音乐第一节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整体概况、艺术特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说唱音乐的分类、表演形式及艺术特点、说唱音乐的结构类型教学过程:定义说唱又称曲艺,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一种包括文学、表演和音乐三方面的综合艺术形式。包括了唱腔和器乐两种成分的说唱音乐是曲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类据1982年调查,我国说唱有341个曲种。(以下汉族说唱曲种分类)按艺术风格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按主奏乐器、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分为:①鼓词类(流行于北方的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坠子等,南方的温州大鼓、扬州鼓词等)②弹词类(主要流行南方,如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木鱼歌等)③道情类(晋北说唱道情、江西道情、永新小鼓、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④牌子曲类(如北京的单弦、福建南音、山东聊城八角鼓、河南大调曲子、青海平弦等)⑤琴书类(北京琴书、徐州琴书、山东琴书、四川扬琴、贵州琴书等)⑥时调类(天津时调、上海说唱、扬州清曲、湖南丝弦、四川清音等)⑦走唱类(河北莲花落、东北二人转、安徽凤阳花鼓等)⑧杂曲类(无锡评曲、绍兴莲花落、福建锦歌、湖北三棒鼓等)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唐以前:说唱艺术的萌芽和孕育期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荀子《成相篇》,是一篇兼用韵文和散文的作品,很像后来说唱文学的结构。汉魏的相和歌汉代的长篇叙事歌曲《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南北朝的《木兰诗》均叙述了完整的故事,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被视为说唱艺术的先驱。唐代:说唱艺术的形成期唐代的“变文”是说唱音乐形成的标志。“变文”是1899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说唱文本。宋代:说唱艺术的成熟期宋代手工业、商业更为发达,由于市镇繁荣,城镇人民的艺术活动、娱乐活动也日益丰富。城市中设瓦肆、勾栏供艺人献艺。说唱艺人有了专门的、固定的演出场所,“书会”的盛行及文人参与唱本的编写,都促使说唱艺术趋于成熟。说唱艺术的形式主要有:唱赚鼓子词陶真涯词诸宫调道情元明时期:说唱艺术发展期(曲折发展)元代在蒙古族王朝统治下,屡禁说唱,加以元杂剧兴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说唱艺术的繁荣,承宋代说唱艺术,元代主要有诸宫调、陶真、货郎儿、词话等。明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兴盛,此时说唱艺术形式主要有:词话、陶真、弹词、道情、莲花落等。清代:说唱艺术的鼎盛期清代,说唱艺术发展迅猛。特别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各地民间艺人纷纷进入城市。为适应市民娱乐需要,在传统说唱形式基础上,结合各地民间音乐形成了大量地方方言的现代曲种。有的一直保留至今如:鼓词、弹词、道情、琴书、牌子曲等。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及艺术特点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单口唱如浙江道情、大鼓、单弦等对口唱如弹词、山东琴书、河南坠子等帮唱拆唱如四川扬琴、广东粤曲等群唱走唱如湖北三棒鼓说唱音乐的艺术特点叙事性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音乐与语言相结合(1)说唱音乐与语言声调的关系(2)说唱音乐与语言节奏的关系(3)说唱音乐与语言音色的关系说唱音乐的说与唱说唱音乐作为叙事性的音乐体裁,它的特点之一就是说与唱的结合。说唱音乐的念白说唱音乐的念白有以下几种:散白:就是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散文体的念白。一种,是用作说唱者以第三人称口吻讲述故事情节的表白,如评弹中成为“说表”。另一种,是代言体的说白,即演员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做第一人称的说白,如京韵大鼓。韵白:是一种有韵律的念白,往往用于第一人称的代言体念白中,并且有一定的格式。说唱音乐的唱腔说唱音乐的主要部分是唱腔,有以下几种情况:半说半唱和唱中夹说的唱腔一种是前半句说,后半句唱的形式。如天津时调中的“数子”一种是唱中夹说,如京韵大鼓的快板似说似唱的唱腔旋律性强的唱腔说唱音乐的唱腔结构类型其唱腔结构一般分为:板腔体、曲牌体、单曲体和主插体四种类型。板腔体:是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用节拍变化的手段来组织唱腔结构,同时在腔调上也有变化。板式有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等形式。代表曲种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坠子等。曲牌体:是由多种不同的唱段组成,根据作品内容、情节需要,选择不同的曲牌连缀起来演唱。代表曲种有:单弦牌子曲、南阳曲子、四川清音、四川扬琴、聊城八角鼓等。单曲体:其唱段由一个基本曲调无限变化反复构成。如北京琴书、乐陵大鼓。主插体:是在一种或数种主导曲调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腔调。如京韵大鼓中有时加进京剧的西皮、二黄腔。再如山东琴书、弹词、渔鼓道情都属于这种结构。说唱音乐的伴奏说唱的伴奏音乐有两个部分组成:过板音乐和唱腔音乐过板音乐包括前奏、引子和各种大小过门。前奏在一场或一个大型曲目演出之前,往往加上比较长的器乐前奏,以活跃演出气氛或给以一定的情绪上的准备。常用《八板》、《三六》独立的的器乐
说唱音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