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症状及护理提纲临床常见十大症状1、发热2、呼吸困难3、咳嗽、咳痰4、咯血5、恶心、呕吐6、心悸7、疼痛8、晕厥9、水肿10、抽搐症状的定义:症状: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它是由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发热咳嗽腹痛一、发热及护理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体温36-°发热的临床表现发热的分度:低热 -38℃中热 -39℃高热 -41℃超高热 41℃以上发热的特点:⑴体温上升期:畏寒、寒战,肌肉酸痛、乏力。⑵高热期:皮肤发红灼热、呼吸深快、出汗。⑶体温下降期:出汗多、皮肤潮湿。思考为什么发热患者一般都查血常规?一、发热及护理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pyrogen):外源性致热源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2)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温阈)上升,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发热的护理护理要点:。,减少机体消耗。(℃)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和床单清洁、干燥;。,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发热的护理注意事项。。。,以免影响对热型及临床症状的观察。,要及早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常见症状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