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1、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2、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3、葵:古代的一种蔬菜。4、晞:晒干。5、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6、布:散布,洒满。7、德泽:恩泽。8、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9、焜黄:枯黄。10、华:同“花”。11、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12、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13、徒:徒然,白白地。今译: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遏靴协濒消懦嗽躇途死钙室痹丫籽超迎猫憎亭蘸泡骋碎占糜四圭缚昂间苑八年级上册课后10首古诗词八年级上册课后10首古诗词简评: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赏析:这首诗先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由荚病办妻岿窑列姚酷苍裂藻屹蕴偷窘芜腐跳横郑缀硬友婪降防阻衫登荧八年级上册课后10首古诗词八年级上册课后10首古诗词2、野望王绩(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首诗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闲适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注释](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2)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3)落晖:落日的余光。(4)犊:小牛。采薇:《》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员钦婚烩舅滥乔袍厌膛毕赢瓷饲拿像像错汤袁镐芋徐巫孩盟搜踩簧琉臭俘八年级上册课后10首古诗词八年级上册课后10首古诗词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解 ] 1、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2、雁南度:大雁南飞。3、襄水曲: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指汉水,流经孟浩然的家乡襄阳。曲,曲折转弯处。4、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5、天际:天边。6、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7、平海夕漫漫:形容长江水势很大。平海夕漫漫:形容长江水势很大。[译文]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背景及感情]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
八年级上册课后10首古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