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 绪 论.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节地籍与地籍测量一、地籍1..一、地籍的定义在《辞海》(1979年版本)中,地籍被称为“中土地作为征收田赋根据的册簿”。简单地讲,地籍是为征收土地税而建立的土地清册清册,这是地籍最古老、最基本的含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籍不但为土地税收和土地产权保护服务,而且还要为保护土地的产权和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服务。在一些发达国家,地籍的应用领域扩大到30多个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我们把这种地籍称之为多用途地籍或现代地籍。很显然,多用途地籍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现代(多用途)地籍(以下简称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现代(多用途)地籍(以下简称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等形式表示。其含义如下:(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是国家建立和管理的。地籍自出现至今,都是国家为解决土地税收或保护土地产权的目的而建立的。尤其是以19世纪以来,其更明显地带有国家功利性。在国外,各国对地籍测绘测量也称作为官方测绘测量。在我国解放以前的漫长历史中,历次地籍的建立都是由朝廷或政府下令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保证政府对土地的税收服务和并兼有保护个人土地产权。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工作,其根本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保护土地产权保护土地,和合理利用土地以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是土地权属。地籍定义中强调了“以土地权属为核心”,即地籍是以土地权属为核心对土地诸要素隶属关系的综合表述,这种表述毫无遗漏地针对国家的每一块土地及其附着物。不管是所有权还是使用权,是合法的还是违法的,是农村的还是城镇的,是企事业单位、机关、个人使用的还是国家和公众使用的(如道路,水域等),是正在利用的还是尚未利用的或不能利用的土地及其附着物,地籍都是以土地权属为核心进行记载的,都应有地籍档案。其表述的内容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力。(3)地籍是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的。一个区域的土地根据被占有、使用等原因被分割成具有边界明确的、位置固定的、空间连续的许多块土地。地籍的内涵之一就是以土地的空间位置地块为依托基础,准确地描述对每一块土地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记载,所得到的信息称之为地籍信息。(4)地籍在记载地块的状况时,还要记载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地面上的附着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城镇,土地的价值是通过附着在地面上的建筑物内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来实现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用途是对土地的用途进行利用分类分类时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房地产”的概念就是基于土地和建筑物、构筑物相互依存、共同贡献的原则而产生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土地和附着物是不可分离的,尤其是土地与建筑物和构筑物是不可分离的,它们各自的权利和价值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历史上最早的早期的地籍只对土地进行描述和记载,并未涉及地面上的建筑物、构筑物,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产生了房地产市场交易后,由于房、地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地籍必须同时对土地及附着附着物在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综合描述描述和记载。图1-1表达了土地、地块、附着物与地籍的关系。(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简称土地清册)。它包括土地调查册、土地登记册和土地统计册,用图、数、表的形式描述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图、数、表之间通过特殊的标识符(关键字)相互连接,这个标识符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块号(宗地号或地号)。“图”是指地籍图,即用图的形式直观地描述土地和附着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包括分幅地籍图、专题地籍图、宗地图等。“数”是指地籍数据,即用数的形式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如面积册、界址点坐标册、房地产评价数据等。“表”是指地籍表,即用表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状况等进行文字描述,如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表和各种相关文件等。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第一,“是谁的”,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二,“在哪里”,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一般用数据(坐标)和地籍编号进行描述。第三,“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如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土地和房屋的价值或价格等。第四,“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第五,“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第六,“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

1 绪 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1.25 MB
  • 时间2019-02-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