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31 卷第 1 期双月刊 2015 年 1 月出版收稿日期:2014-11-26作者简介:成长春(1957- ),男,江苏射阳人,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EYC008);江苏省社科联“十三五”规划项目(14SSL099)编者按:长江通道作为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是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长江经济带覆盖长江流域的 11 省市,其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 40%,已发展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更是成为了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2008 年 9 月和 2014 年 9 月,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这对于依托黄金水道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价值。本刊自 2005 年始开设“长三角发展论坛”专栏,十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 163 篇,现为适应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转移,从 2015 年第 1 期始,将原有的“长三角发展论坛”专栏更名为“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专栏,并秉承栏目的原有宗旨,主要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等课题。本期专栏现郑重推出成长春教授等相关学术论文三篇以飨读者,并竭诚欢迎国内外广大学者参与本栏目的学术探讨。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陆大道等学者提出的由沿长江地带与沿海地带共同构成的“T”字型发展轴线[1]被普遍认为是全国地域分工的核心区域。同时,由于沿长江地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使得沿长江地带的开发、利用及其均衡发展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总体而言,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问题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是概念萌动期。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国务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成长春(南通大学,江苏南通 226019)摘要: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个“低水平均衡→非均衡→高水平均衡”的“倒 U 型”动态演进过程。当前长江经济带正处于向更高水平均衡———“协调性均衡”演进的起步阶段,需要及时把握新常态的特征和要求,以国家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新方针为统领,以推进长江经济带实现区域单元之间和区域单元内部融合发展为战略指引,以促进各地区之间形成互利共生关系为价值取向,从宏观上设计好新常态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愿景及对策方略。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新常态;融合;共生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15)01-0001-08 1成长春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孙尚清在联合 20 余名专家、学者对长江开发进行调查研究后战略性地提出,长江综合开发必须由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以防洪排涝为主转向以协同、有序推进航运振兴与水利水电开发为主,同时还应逐步建设一条横贯东西、带动南北的“产业密集带”[2]。该研究中提出的“长江产业密集带”可以说是“长江经济带”较为早期的概念萌芽。二

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