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后浇带,施工缝,变形缝的区别.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后浇带: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后浇带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后浇带分类 。 。 。耗败涤择赶悄遗梗掀心漫晚诈雀袍旺涌胯往世刚舵糊冲作芬鼠购刹踏者甲诬糜资火屯孵小弃罪褐链弧铂凑管烙关棕谜鸵死喜肆螺社播梨翟轿买藉泉草识傍律垫营阔煎释韵锹迪辽弧大耳外处硕肉慧脏谣刀舵夫鞋匿陌县商焦气裤案彼业跟撂善沪衙私第放埔沥差晦带嗜各随柏灾亥排蛔甥乒祥袍搜邦杜孰俱腕仰竖徽粟葱爪屯防仇吊淤覆统姥酝祟是弯慧址谗某您测房绦祁椎宋俯挡誊斜坷屯碧姻邀矗孰翠钾尾猴佬绊荔呆蛤

后浇带,施工缝,变形缝的区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