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矗立、鳌头、金銮殿、湛蓝、琉璃、额枋、蟠龙、藻井、中轴线、击磬、攒、鎏金”等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理解“玲珑、矫健、迥然不同、掩映、井然有序”等词义。
3、回顾说明文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3、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4、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游览了苏州园林,领略了江南园林的温婉细腻,欣赏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今天,我们将欣赏北国的典型建筑——故宫。
故宫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PPT展示,同学朗读)
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此外,198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本文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见注解1)而作者正是故宫的研究专家黄传惕先生,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下面,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注音
矗立(chù) 鳌头(áo) 金銮殿(luán) 湛蓝(zhàn) 琉璃(liú lí)
额枋(fāng) 蟠龙(pán) 藻井(zǎo) 中轴线(zhóu) 击磬(qìng) 檀香(tán)
攒在一起(cuán) 鎏金(liú) 雍正(yōng)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迥然不同(jiǒng) 水榭(xiè) 傀儡(kuǐlěi)
矗立:高耸直立。
矫健:强健有力。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
三、整体
1、浏览1段,回答: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明确: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
故宫博物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