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设计——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夹竹桃》教案设计诸城市舜王街道舜王小学张娜一、:□中学√:::(1)夹竹桃实物。(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本课相关的资料。二、教学课题本课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第19课。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1、充分感知课文,认识夹竹桃的外形特征与内在品性。2、学会字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学习作者对比、联想的写作方法。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教材分析:本文结构严谨,一开始作者便直抒胸意,虽然不是名贵,不是最美,但却是最值得留恋、回忆的花。接着作者从花色写两种花融洽开在一起的情景。第三自然段作者一连列举了春、夏、秋三季的花,对比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第四、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写了它的韧性可贵,月光下夜影参差,花影迷离令人遐想。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与开头形成首尾呼应的气势。本课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去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走近作者,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三、四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第三自然段对于第四自然段而言,所起的是对比衬托的作用。这一自然段无需过多讲解,可以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将春、夏、秋三季的花与夹竹桃进行对比朗读,学生就不难体会到夹竹桃默默无闻、可贵的韧性,也就不难体会第三自然段所起的对比衬托作用。教学重点:1、认识文章的中心句,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的原因。 2、通过朗读、重点体会第四节描写夹竹桃可贵韧性的句子。教学难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夹竹桃》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网(下载《夹竹桃》图片,让学生对夹竹桃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通过百度(搜索一些关于《夹竹桃》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及文中人物的现实意义。四、教学方法及流程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五、教学过程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大屏幕,【百度图片】http://image./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BC%D0%D6%%D2&s=0#pn=15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百度百科】http://baike./view/“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
语文教案设计张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