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如何保障我国公民的行政知情权
学院(系): 文法学院
年级专业: 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 张万里
指导教师: 韩兆柱
完成日期: 2013-03-27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
二、研究主要成果
………………………………………………………………………………
三、发展趋势:
………………………………………………………………………………
四、存在问题
………………………………………………………………………………
五、主要参考文献
………………………………………………………………………………
一、本课题的国内外现状
1、国内现状
我国学者们对知情权的概念阐述也很多,有广义说与狭义说之分:
第一广义说。持有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将公民行政知情权的客体范围延伸到最广,即客体信息的外延从行政信息延伸到非行政信息。代表人物有翁国民、王成红等人,他们将公民知情权的课题界定为广义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的范围尽可能的扩大。
第二狭义说。持此种观点的人与广义说刚好相反,试图将公民行政知情权的客体范围缩小到最小,即客体信息的范围局限为行政信息。代表人物有吴涌植,在他看来,知情权是公民作为弱势群体而理应具备的要求国家和政府提供必要的政府信息,对这些行政信息的了解有利于公众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对行政机关的有效监督。
在近几年,国内学者们对于公民行政知情权的研究不断深入,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其中主要代表文章有,张龙在2010年发表的《行政知情权的法理研究》,刘杰在2010年发表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论》,林爱珺在2010年发表的《知情权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涌现了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博士硕士学术论文,如李凤莲在2005年发表的《政务公开与公众行政知情权的保障》,张悦在2007年发表的《论行政知情权的法律保障》,梁晨,邓亮在2009年发表的《中美行政知情权比较研究》,陈结兵在2008年发表的《行政知情权研究》,阮庆红在2010年发表的《我国公民行政知情权的保障》,李志强在2012年发表的《探究我国公民行政知情权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2、国外现状
“知情权”一词源于英文“the right to know”,是由美者肯特·库柏(Kent Cooper)在 1945 年 1 月率先使用的。面对当时美国联邦政府消极对待政务信息公开,任意扩大保密权限的官僚主义作风,库柏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提出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并建议将知情权推升为一项宪法权利。此后,
在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知情权运动”的推动下,“知情权”一词被广泛的援用并很快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权利概念。
在西方,学界的行政知情权研究比较成熟。美国学者斯蒂格利茨发表《自由、知情权和公共话语——透明化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美国学者托马斯·艾默生在发表《论当代社会人民的了解权》,墨西哥的丽贝卡·卡尔发表《保障知情权:世界前进,美国后退》一文。
日本对公众知情权的研究相对较早,日本的学者将公民的行政知情权分为两大类:一是政府主动的将应该公开的行政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公之于众,公民被动的接受行政信息;第二类是公民主动申请向指定政府机关要求获取部分行政信息的权力“第一类通常
张万里-论文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