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练就好牙.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练就好牙,啃硬骨头——“社科文”阅读教学再思考作者: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胡学文现代文阅读是高考中的重点也是个难点,问题主要是现在的高中学生平时并不注重阅读,也就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了。学生自己不爱动脑筋而只靠老师讲解,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社科文阅读是现代文阅读中难点中的难点,所以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也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一、何谓社科文所谓社科文,是社会科学论文的简称。现代汉语辞典中这样解释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是人们对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据此我们可以给“社科文”下一个定义:社科文主要是指人文科学方面的文章,它包括文化评述、文学评论、社会、历史、政治及人文科学方面的文章。正由于其内容的广泛性,才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了很大的比例和很重的份量。我们以近五年(1996—2000)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为例年度文本选材文本类别题数分值1996造纸新工艺研究科技类410贝多芬之迷社科类5201997颅脑与肠脑研究科技类410《中国新文化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社科类5201998转基因作物研究科技类410报秋文学类4201999动物及人类冬眠研究科技类412创造宣言社科类4182000用铷“小室”实现慢光研究科技类412长城文学类418五年高考“社科文”考了三年,这不能不引起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及从事高三教学工作的同仁们以足够的重视。二、社科文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社科文与科技文不同,高三学生读到科技文虽然叫苦不迭,大呼难懂,但它的考查形式是以选择题出现,这无疑就像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中的一个求助热线——要求电脑降低难度。大不了还可以采用没有办法的办法——猜,起码还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中奖”机会。所以学生大呼难懂之后还可以长出一口气。社科论文就不同了,三个主观题,不用说你读不懂自然做不出来,就是你能读得懂,答案也不一定能做得准。挨到最后一个选择题,却又是一个多选题,想选得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科技文是读起来难做起来容易,社科文是读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社科文的阅读教学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三、练就好牙板,啃硬骨头难啃又不能不啃,“高考”这一关总得要过。课堂上我一再告诫学生,要想啃硬骨头,一定要先练就一副好牙板。首先我要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认识,就是前文提到的“社科文好懂不好做”。你错了,大错特错。你认为社科文好懂,那是你“轻敌”的表现,社科文其实并不好懂,它很复杂,后面的问题你解答不好就足以证明它并非你想像的那么“好懂”,那不是一块“豆腐”,那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然后我带领学生重温《庖丁解牛》,让他们讨论“丁厨师”为什么技术那么高?重点研究他那把刀为何能“十九年若新发刃于硎”?是因为刀好吗?显然不是。原因是善用刀。为何能“善用刀”?原来是注重研究,研究牛的内部结构,直至“目无全牛”,然后才能“游刃有余”。庄子讲“丁厨师”的故事当然不是教人去杀牛,他是想谈养生的道理。对我们这些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和从事高三教学工作的同仁们又何尝不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们也应该把社科文当作一头牛,要像“丁厨师”一样,潜心地研究它的内部构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能像普通的厨师那样“所见无非牛者”。“如何研

练就好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