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团东野中学秦漪恒翻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吸引我们的是那色彩艳丽、清晰生动的插图。初中化学新教科书共2册,插图约有313幅。作为传播学习信息的一种媒介,插图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表达学习内容重要组成部分。插图集趣味性、科学性、形象性于一体,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使之产生较强的阅读愿望,极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插图,充分挖掘插图丰富的信息资源,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挖掘题材性插图,领会化学学科的魅力 新教材中的插图大多来源于生活事例,社会热点和科技进展,强调了化学与生活、自然现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彩色实物图片和照片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展现的是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化学知识、化学现象、化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了人类所得科学成就,关注人类面临的资源、人口、环境等社会问题。逐步意识到化学对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促进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从而快乐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第一单元,当学生阅读一组展示我国古代成就的图片时,学生为我国辉煌的历史而骄傲。看到鱼缸中的小鸟、像蛛丝一样细的尼龙绳吊起汽车的图片,更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限魅力。当学生阅读到酸雨危害组图时,他们又为环境的恶化而担忧,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二、利用趣味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我们知道丰富的教学手段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活跃课堂气氛,使其保持较长的注意力,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新教材中大量使用幽默、生动的卡通图,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非常吻合。如表示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卡通图新颖、活泼、实用,对图片上的卡通小人,学生快乐地去数,等数完、看完时其中的化学原理已经自通。又如表示金属与盐酸反应卡通图,学生看后捧腹大笑,对比实验结果,轻松地了解了四种金属的活动性。新教材中还引入集趣味性和宣传性为一体的漫画,如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两幅图,其中的“SOS”和“救命啊!”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在欣赏趣味性之余,忘不了环境的恶化已给地球敲响一次一次的警钟。通过图片创设的轻松、快乐的学习情景,学生当然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三、洞察插图之美,启迪学生思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都是从眼睛开始的,因此抓住学生的眼球是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步。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快速洞察图片所涵盖的信息和科学知识,富有特色地理解美的内涵,从而激活思维。 1、赏识实验插图,领悟化学现象之美 新教材把一些实验现象或实验的操作过程,通过彩图的形式显示出来,一目了然,比生动的语言描述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这些插图不单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实验现象,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激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产生动手实验的欲望。例如: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学生被课本中美丽的插图深深吸引了。质疑“真能产生这样的“火树、银花”的现象吗?”当学生动手完成实验,验证事实确凿,此时我们问“从插图中大家观察到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活跃的思维被激发了,他们这时才能真正理解化学之美。 2、赏识粒子模型图,理解物质结构之美 新教材大量引入粒子模型图,这些模型图形象地展示出物质的结构特点,把微观世界里
浅谈初中化学课本插图之魅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