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华星A3智能一体化静态GPS简介 1§ 1§ 3§ 4§ 5§ 7§ 11§ 11第二章华星A3静态机主机硬件操作 13§ -3Y型电缆介绍 16第三章静态数据下载 17第四章华星A3静态机测量外业操作步骤 18第五章如何充电和正确使用锂电池 19第六章注意事项 21第一章华星A3智能一体化静态GPS简介§,按其性质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其中: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即观测站址的选择)、建立观测标志、野外观测作业以及成果质量检核等;内业工作主要包括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测后数据处理以及技术总结等。如果按照GPS测量实施的工作程序,则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技术设计、选点与建立标志、外业观测、成果检核与处理。GPS测量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严格、耗费较大的工作,对这项工作总的原则是,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经费、时间和人力的消耗。因此,对其各阶段的工作都要精心设计和实施。华星A3智能一体化静态GPS(以下简称:A3静态机)的工作程序如下图:§,确定观测站之间相对位置所采用的作业方式。它主要由GPS接收设备的软件和硬件来决定。不同的作业模式其作业的方法和观测时间亦有所不同,因此亦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华星A3静态机主要是用于控制测量,采取的是静态载波相位相对定位模式。下面简单介绍A3静态机的测量模式。静态相对定位模式:一、作业方法: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华星A3静态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端点,根据基线长度和要求的精度,按华星A3静态机外业的要求同步观测四颗以上的卫星数时段,时段从30分钟至几个小时不等。二、定位精度:基线测量的精度可达±(5mm+1×10-6×D),D为基线长度,以公里计。三、作业要求:采取这种作业模式所观测的独立基线边,应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以利于观测成果的检核,增强网的强度,提高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四、适用范围: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二等或二等以下);建立精密工程控制网,如桥梁测量、隧道测量等;建立各种加密控制网,如城市测量、图根点测量、道路测量、勘界测量等。观测中至少跟踪四颗卫星,同时基线边长一般不要超过15公里。五、作业范围:控制测量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勘界测量;地籍测量及碎部测量等。§,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应根据GPS网的用途和用户的要求来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精度指标的确定,GPS网的图形设计和GPS网的基准设计。§,主要取决于GPS网的用途。精度指标通常均以GPS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其形式为(1-1)其中,——GPS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误差(mm);——与接收设备有关的常量误差(mm);——比例误差(ppm);——相邻点间的距离(km)。根据GPS网的不同用途,其精度可划分为如表1—1所列的五类标准。在GPS网总体设计中,精度指标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它的数值将直接影响GPS网的布设方案、观测数据的处理以及作业的时间和经费。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用户可根据所作控制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合理地制定。既不能制定过低而影响网的精度,也不必要盲目追求过高的精度造成不必要的支出。不同级别GPS网的精度标准表1-1类别测量类型常量误差(mm)比例误差(ppm)A地壳形变测量或国家高精度GPS网≤5≤≤8≤1C控制网加密,城市测量,工程测量≤10≤5D控制网加密,城市测量,工程测量≤10≤10E控制网加密,城市测量,工程测量≤10≤20§,但是经费、时间和人为的消耗以及所需接收设备的类型、数量和后勤保障条件等,也都与GPS网的设计有关。对此应当充分加以顾及,以期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消耗。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设计的一般原则是:①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②GPS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网点相重合。重合点一般不应少于3个(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转换参数。③GPS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相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方法(或相当精度的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以便为大地水准面的研究提供资料。④为了便于观测
华星A3静态GPS说明书11.1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