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硕士博士期间的收获和感悟——重要.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建立了新的肿瘤发生机理假说;2) 科研的本质不是按照现有的理论来推测试验结果,而是相反;3) 体会到科研理论的作用是:除了使我们对现在的研究现状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外,主要是告诉我们他本身现在的缺陷和作为靶子让我们推翻它并建立最终会被后人推翻的现在的理论;即理论的作用主要是让我们来推翻它,而不是补充它,理论在很多时候是我们思维的桎梏,因为我们的行为首先受他制约;4) 科研不是简单的学习和熟练不熟悉的技术,而是提出问题可怎样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技术熟练程度没有本质联系;5) 知道了科研对研究人员的情感要求高于智力要求,意志和决心常常大于智力的作用,因为它首先决定了研究人员是否决定和持续应用他的智力资源;6) 科研选题最为重要。对科学和人生的感悟感悟1在作博士课题的两年里,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理解,感觉到许多大科学家的文章背后都依靠着某个先哲的哲学思想,但是不知道他们在有新的发现之前是不是也是运用某种哲学思想在考虑问题而后设计实验去检验之?感悟2我在这两年的博士学习期间,逐渐认识到科研与人的密切关系,其实科研的主流是受少数人物引导和操纵,站在最前面的几个就是媒介称作科学家的人物,因此新手如果想有什么突破,那就应当将自己的目标定在这些人物的身上,首先是研究和分析这些人物的研究历史,该过程其实就是你迅速掌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的最佳途径,因此研究首先从人开始是新手开始个人研究的最有效途径,同样,你对该研究领域著名人物的研究了解程度就代表了你当前的科学思想水准。我建议,新手查文献,不要只是死盯关键词,而是死盯科学家,前者可能会搞乱你对改研究领域的认识,而后者却使你很快走上征途。感悟3关于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反映的是重要的发现或发明,获得该奖的人员大多数岁数比较大,奖励的是他们10-30年前的工作,而中国的科研真正起步也就是这10-30年的事情,刚刚起步的工作就希望获得诺贝尔奖有点异想天开。我希望中国大陆的科研人员获奖,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工作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前人在这10-30年的时间给我们年轻人造就了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相比老一辈的环境),希望年轻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冲击科学颠峰,不要总是埋怨客观的差别,多在思维智力方面下功夫,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并不是在成千上万元的基础上获得的,而是他们的聪明才智起决定作用。例子很多,随便举例:PCR技术,癌基因的发现,今年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等,他们的工作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选题和实验设计上,不是用钱堆积起来的。因此总是将客观或者金钱放在首位作为我们科研不进步的主要原因是客观论者,有逃避责任之嫌。希望年轻人意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拼搏,慎重选题,精心设计,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感悟4假如我是研究生导师,我会对研究生采取下列措施:1)学校开设的所有公共课程可以不上;但是必须多看文献,特别是阅读那些著名科学家的研究论文,了解这些科学家的研究历史,明白他们有什么发现,怎样发现,分析他们对发现的解释,比较不同科学家对同样发现的不同看法,分析具体原因,等等,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发现是重要的,什么样的发现没有价值,始终贯彻思想永远走在实验的前面。2)提倡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挑战现有的理论体系,挑战一切重要的思想和发现,因为科学的本质就是推陈出新。3)做什么课题由学生选择和提出,我的任务就是从思想上刁难他,不断提问,学生不能回答,则学生应当继续完善课题或选择新的课题,直到有一天我不能难道他,那就可以开题了。感悟5现在我已经是博士第二年,明年就要毕业了,从1999年上研究生至今,一直读书做实验,硕士期间没有思想,实验是照葫芦画瓢,博士期间偶然碰上科学“怪人”DUESBERG使我迅速对肿瘤产生了兴趣,在他的文献的刺激和引导下我看了许多关于肿瘤方面的文献,认识了许多科学家,现在想起来觉得也算是一种收获,随着对问题的深入了解,发现能够与自己探讨问题的人越来越少,真有一种孤独的感觉,这样走下去,将来一定越来越孤独了,难倒科研就是一条孤独之旅?感悟6剩下3个月就要博士毕业了,正好可以总结一下这6年来的经历,让自己明白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算算6年过得是否值得。我们的实验室条件很差,记得当初只能做细胞培养,所有的分子生物学的内容都不能作,我硕士毕业做的技术就是转基因和免疫组织化学,加上流失细胞技术。硕士毕业时连pcr都不会。技术没有学到,理论是否学到什么?基本上也是零,因为我得研究是关于肿瘤的研究,导师不管什么是肿瘤,只是从国外某个研究人员那里拿来一些新的基因和抗体,交给我和我得师兄,让我们用这些研究肿瘤,当时学生期间认为这就是所谓的研究了,但是现在想想这是在开玩笑,拿几个基因几个蛋白转来转去就是所谓的研究了?那些所谓的研究其实就是让我们混毕业罢了,对于肿瘤的研究是没有一点点价值,难怪我得硕士课题被香港某个教授称作fu

硕士博士期间的收获和感悟——重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