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语文一班简报.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语文一班简报各位老师:结束了充实的暑假,新的学期开始了。各位老师又迎来了新的班级和学生。希望大家在工作之余,安排好时间学。尽量不要等到培训后期突击工作,很紧张,影响工作和休息。祝大家中秋快乐!教师节快乐! 四季流转,转眼又到了中秋时分。中秋节是一个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情感的节日,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进行抒怀。这个起源于周代,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经过了怎样的历史演变,蕴含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成为仅次于春节的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代表中秋节文化传统的特色元素有哪些,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积淀。中秋节常过常新,对国人影响重大,为什么会如此牵动人心?2014中秋到来之际,让我们对这个传统佳节做最深沉的回望,了解它的历史、故事,如此,给我们的生活积极向上的力量。·周代帝王祭月,出现“中秋”“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当时“中秋”只是一个月令时间,帝王有祭月习俗。当时的帝王认为太阳属“阳”,月亮属“阴”,每到农历秋天都要在夜晚祭拜月神。后代逐渐演变为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唐代始定为节日,玩月吟诗定为节日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相传唐明皇李隆基八月十五日梦游月宫后,作《霓裳羽衣曲》。民间传说把八月十五与《霓裳羽衣曲》联系在一起,民间有了八月十五过中秋的概念。文人中盛行玩月吟诗的风气。·宋代百姓同庆,通宵达旦宋代,全民同过中秋节,放假一天,民众庆祝到天明。《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当时民间过中秋节的盛况。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准节日。北宋末,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圆月弥足珍贵。“团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和强调。·明清民俗大节,活动多样明清后,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成为民众生活中的重要节点,上升为与年节、端午并列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样。这点从我们熟知的《红楼梦》中贾府过中秋的盛况便可见一斑。·月亮赏月是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一轮满月预示团圆,因此,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圆满太少,团聚不易。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月满之时,引人怀古思今,给人恒久希望。月亮的传说月神崇拜月亮的别称·月饼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的由来为什么要吃月饼?·桂花酒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秋天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中秋佳节,品一杯佳酿,花香氲氖,多一分浪漫的气氛。·兔儿爷月亮的一个别称叫玉兔。玉兔是西王母的一个侍从,负责捣药工作。相传,京城有一年闹瘟疫,百姓纷纷病倒,吃药也无济于事。王母不忍百姓深受苦,派玉兔来到人间,消除瘟疫。玉兔挨家挨户治病救人,帮助百

初中语文一班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59972402
  • 文件大小709 KB
  • 时间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