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的特点
二十世纪初以来的现代建筑对建筑空间的重视是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西方古典建筑式样盛行的时候建筑师往往把建筑艺术只看作是一种造型艺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建筑形象的艺术处理上,甚至把建筑看作是一件雕塑作品。而现代建筑师则认为,墙、柱、屋顶……只不过是雕塑的外壳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这座建筑是丹麦的建筑师伍重于1957年设计,建成于1973年。因为它位于悉尼市的贝尼朗岛,临近海洋,建筑师就把它设计成象一艘乘风破浪的大帆船,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象征手法也运用得比较成功,从而使这一建筑成为澳大利亚悉尼市的重要标志。伍重也因为这一建筑设计,赢得了国际方案竞赛的头等奖。
美国纽约古根翰姆美术馆
这座建筑有明显追求“个性”和“象征”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很流行。这种设计思潮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要求每一座建筑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征,使人一看就能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美术馆的主厅是一个高约30米的圆筒形空间,底部直径28米,向上逐渐增大,周围是盘旋而上的螺旋形坡道。观众循着坡道边走边看展品。设计师的意图是让观众不自觉地从一层流入另一层,打破通常的楼层分隔。
法国朗香教堂
这座建筑运用抽象的象征,来达到对“个性”和“象征”的追求。乍一看,人们认不出它到底是一幢什么建筑,因为它的形体实在难以形容。在宗教徒看来,教堂是人与上帝之间对话的地方,所以设计师把教堂当作一个听觉器官似的东西来设计,以便使上帝能听到教徒的祈祷。可见,这个教堂的造型本身就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设计者还在教堂的各个部分运用了许多不一般的象征性手法,例如向上翻起的大屋顶象征指向苍天;沉重而封闭的房屋,暗示它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墙体的倾斜,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窗洞、室内光线的暗淡和神秘、墙面的弯曲与屋顶的下坠等,都容易使那些精神上本来就不很稳定的宗教信徒失去衡量大小、方向、水平与垂直的标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宗教信仰。从这点上讲,以这样一种难以描述的形体用之于宗教建筑,对渲染宗教的神秘色彩是比较成功的。
女医生范斯沃斯住宅
这座建筑是世界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的作品,1950年建成。这是一座几乎用钢和玻璃建成的小住宅,长24米,,有8根钢柱夹持一片地板和一片屋顶板而成,从地面到屋顶,四周全是大玻璃。小住宅孤零零地立于水边,晶莹透亮,工艺考究,景色极佳,然而脱离单身女士范斯沃斯医生生活之实际需要,终于遭到业主的抗议。当时美国一些妇女刊物对密斯纷起责难,而建筑杂志却为其辩解,房子还未完工,女医生已与密斯吵翻。这座建筑作为住宅好看不好用,但若把它看作一个湖边亭榭,则不失为一座完美的现代建筑作品。
流水别墅
这座别墅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市附近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是房主人考夫曼的度假别墅,于1936年建成,设计者为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他选择一个地形复杂、溪水跌落的地点,把别墅就建在小瀑布之上。别墅分三层,每一层都如同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托盘,支承在墙和柱墩之上,一边与
山石连结,另外几边悬伸在空中,各层托盘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向不同方向远远近近伸入周围的山林环境。别墅的各层有的地方围以石墙,有的地方是大玻璃窗,有的地方封闭如石洞,有的地方开敞轩亮。整个建筑悬在溪流和小瀑布之上。别墅最成功之处就是以一种疏密有致有虚有实的体形与所在环境的山石、林
西方现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