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卷第 2 期
2013 年 4 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Apr. 2013
二十年来的国内公示语英译研究综述
李增垠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基于二十余年来国内对公示语英译研究整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从公示语名称的规约化、语言特点、功能
分类、错误归类以及翻译原则和方法五个方面来总结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成果;从研究层次及视角、研究规模、研
究视域和社会关注度四个方面来分析公示语研究的特点;从重复劳动、译与不译、语料库建设及成果应用四个方
面来探讨公示语研究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向应更具宽泛性、实证性及交叉性。
关键词:公示语;英译;翻译方法;翻译原则;语料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H059
一、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2−0237−06
后,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为高速发展阶段。严格来说,
我国公示语翻译有规模、有组织、比较正式的研究应
该从 2005 年北京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的召开
算起[6](104) 。以“公示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中
在我国学术界,对公示语英译研究的起点应从何
时算起既没有一个鲜明的标志也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
共识。相关文献检索结果显示,自上世纪 80 年代起,
国内就有学者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了,只不过当时还没
有用“公示语”这个名称。已故地图学家曾世英先生
于 1987 年和 1989 年分别发表了《我国地名的罗马字
[1] [2]
以非常严谨的态度,论述了地名国际标准化问题,阐
述了地名译写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可以称得上是国内
涉及公示语英译的起始研究。由此算起,国内公示语
英译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研究历程。早期的雏形研究
还有丁振祺的《企业名称的翻译问题》,以实例探讨
了企业名称的英译问题[3] ;段连城的《呼吁: 请译界
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指出一些景点、宾馆指示
牌和旅客须知上的翻译错误[4] ;向阳的《谈我国街道
名称的英译》,提出在对我国街道名称英译时要注意
两点:一是英译名是给不会汉语的外国人看的,二是
[5]
译研究的“学术关注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03
年以前的关注度基本为零,为起始阶段;2003 年—
2005 年关注度低而平稳,为低速发展阶段;2006 年—
2007 年关注度直线上升,为快速发展阶段;2007 年之
检索 2005 年至 2012 年的全部期刊,8 年的数据分别
是 9 篇、33 篇、70 篇、88 篇、139 篇、140 篇和 185
篇和 193 篇。这组数据说明,关于公示语翻译研究的
论文数量在逐年增加,从一位数、两位数到目前的三
位数。登载公示语英译研究文章的刊物越来越多,既
有翻译类、外国语类权威核心,又有各种级别的高校
学报及其他社科类刊物;关注和研究公示语翻译的专
家学者也越来越多,既有资深教授又有青年才俊。本
文旨在对二十多年来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成果做一个
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其研究特点,对
二十年来的国内公示语英译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