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了,也写一些发文章的心得吧五年的博士学习终于结束了(本科直博),这期间欢乐,痛苦,无助,希望,兴奋交替其中,我想只有读博的朋友们能够体会。我的专业领域有点偏工程,相较材料或者理论研究等好发论文的方向比较难发。最后取得的成绩是五篇SCI,其中3篇是本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2篇高水平期刊,2篇本领域顶级会议,3份专利。自己感觉也算对得起自己这几年的付出了。先前写过一个关于投稿会议论文的帖子,因此这篇中就不重复了。主要谈谈期刊论文的一些心得,希望能给还在读博到路上奋斗的朋友们一点启发。 ⒈关于投稿心态 首先说一下心态,这个我认为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我曾接触过实验室若干师弟师妹,他们刚进入科研领域,往往比较气盛,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很不错,理论和实验结果能够吻合的不错。于是就匆忙投稿好的期刊,投稿之后的几天兴奋难眠,最容易产生幻觉,怎么看自己写的都觉得能中。结果若干周以后来了reviewer的建议,拒掉了,而且被批的很惨,于是彻底气馁,没有了前进的动力。这就是心态的问题。我想无论是哪个方向,大家都应该明白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别人没发现而只有你发现的东西,或者只有你提出的idea非常非常少,或者说绝对点: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几乎没有。因此要理性看待自己做出的成果,在文章中不要总强调自己做得多么多么好,要谦虚谨慎一点。正所谓文人相轻,同行看同行的成果总会挑剔。reviewer的心态也会差不多,比如我评审其他人做的相同的东西,我也会用批判的眼光,因为我也是做这个的,非常熟悉,遇到的难点都一样,所以会直接看这几个困难的部分。如果发现也没解决,就会觉得做得一般,拒掉的可能就大。反之,如果发现有一个或者几个点有点新,哪怕不能全部解决,但也给出了有益的方向,就会高兴,进而给出修改意见或者直接接收。所以在投稿之前问一下自己:你所做的方向内的研究论文及专利你都看过吗?就算没有全部,比较经典的几篇你看了吗?你做得怎么样?这非常重要。 ⒉要明白众口难调 这点更重要,林子大了,什么鸟都飞,每个reviewer的口味都不一样,有人欣赏你做的,有人就看不上,如果你做的东西又正好和reviewer的一样,那就更有风险。所以要锤炼自己的抗击打能力。以我的经历为例,有一篇文章:特别巧最后编辑给了四个审稿人的意见,一个同意直接接收,2个minorrevision,最后一个拒掉。当时简直不能接受,导师开导我说要心态平和,仔细修改,接收肯定没问题。所以要坚信自己,别人可以拒掉你,否定你,但是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⒊要厚脸皮一些 即使你的文章被拒掉,也不要轻易放弃。reviewer要拒掉你,一定要提出详细的理由,否则编辑都不会答应。而这些理由就是你修改的根据。一般说来,你按照拒掉的意见大修之后再投稿的话,仍旧会送到原来的reviewer手里。让他再审,这样,接收的几率会更大。所以不能把自己被拒掉的稿子束之高阁,要厚脸皮一些,仔细修改,reviewer让你怎么改,你就怎么改。他不喜欢这个图就去掉,他认为多余就删掉。一个师弟问我:reviewer让他把一个图删掉,他不想,因为画得很漂亮。我直接问他:你要论文发表还是要图?这个时候不是看你个性的时候。一个教授曾经告诉我,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为:makethem(reviewer)happy。 ⒋要突出比较
一个博士的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