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历史演义小说开山之作第一节《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三国演义》是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由元末明初文人罗贯中加工改进而成的。故事来源是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李商隐《骄儿诗》:“或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三国故事晚唐已妇孺皆知。*宋代:说话伎艺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已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如苏轼《东坡志林》卷一载: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元代:讲史话本《全相三话》、《三分事略》,其故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三国戏有60种,剧本有21种,半数以上以蜀汉为中心,拥刘反曹倾向十分鲜明,情节、语言都有浓厚的民间色彩。二、《三载,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有人说他是施耐庵“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三国演义》主要版本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存最早版本。2、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240则合并为120回,目录由单题变双题。有眉批、总批,系叶昼假托,故后人称“伪李评本”。
三国演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