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
(1)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2)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
(3)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
。
3. “警察”这一概念表明了警察的性质和警察的任务。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性质: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4.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5. 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组织,而警察则是这个组织中执行国家专政职能的工具。
6.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7. 警察产生的条件:经济(生产力的发展),阶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性),社会(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政治(国家机器的形成)。
8. 古代警察: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叫做古代警察。古代警察军警不分,警政合一;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极不严格,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9. 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必然结果。
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据制宪会议的决定建立了保安制度。英国在中世纪就建有治安法官制度。1829年英通过了《警察法》,。美英,日法建立了本国的近代警察制度。
10. 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地方自治制--------英国(地方领导中央只起监督作用)
中央集权制--------法国(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11. 湖南保卫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保定,天津创办:巡警局,警务学堂、巡警学校。
--------1905年清政府在北平设立的。这是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机关,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
,蒋设立
“内政部警政司”将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
,蒋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将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
,成为国家庞大繁荣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古代警察没有专门的组织。
,警察机关的建立以及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
,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鲜明的阶级性,手段的特殊性,广泛的社会性。
,是国家管理社会的行政机构,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特点。
-------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警察使用暴力…..)①
-------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②
23. ①是②的前提,②是①的基础。
:中央特科、国家政治保卫局、陕甘宁边区和各级敌后根据地的人民警察、社会部、各解放区的公安保卫机关。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最早保卫组织。1927年12月、周恩来、上海
-----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1931年11月
,随着根据地和政权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建立民主政权的同时,公安机关也随之建立。
28.“边警”-----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1938年5月成立了延安市警察队。
,对保卫抗日政权,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下设侦查、治安、情报、干部保卫和中央警卫团等机构。
,华北局社会部和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成立。
,研究解决了统一全国公安组织机构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问题。11月1日,公安部正式成立。罗瑞卿第一部长(10月9日任命)
33. 建设高素质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是依法治国,实现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证。
,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民主是专政的社会基础。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