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文件传输协议
文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信息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主要形式,大多数计算机系统都支持网络文件访问功能。
对网络文件访问的需求来自四个方面:
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共享;
利用远程存储介质存储后备文件;
无盘站点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信息;
以文件形式进行的数据交换。
网络文件访问包括两种独立的形式:
文件传输:本地文件远程文件
文件访问允许多个(远地)程序同时访问单个文件,任何一个程序都不需要被访问文件的拷贝,直接在原文件上进行操作,某程序对原文件的修改立即在原文件上表现出来,并为访问它的其他程序所感知。
第12章文件传输协议
TCP/IP文件传输协议(FTP)★
FTP 进程模型★
FTP命令与响应
匿名FTP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 ★
TFTP报文
TCP/IP文件传输协议(FTP)
1. FTP的特点:
FTP工作在应用层
基于的传输协议是TCP
客户和服务器模式
面向连接,可靠。
:
主机之间可靠和高效地传输程序或数据;
向用户屏蔽不同主机中各种文件存储系统的细节。
1)控制连接是建立在用户协议解释器和服务器协议解释器之间用于交换命令与应答的通信链路。
协议解释器PI(控制进程)
客户端
控制连接
服务器
协议解释器PI(控制进程)
命令/应答
数据传输进程DTP
客户端
数据连接
服务器
数据传输进程DTP
数据
2)数据连接是传输数据的全双工连接。传输数据可以发生在服务器数据传输进程DTP和用户DTP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两个服务器DTP之间。
3)文件类型
(1) ASCII码文件类型(默认选择),以NVT ASCII码形式通过数据连接传输。
(2) EBCDIC文件类型。该文本文件传输方式要求两端都是EBCDIC系统。
(3) 图像文件类型(也称为二进制文件类型)。数据发送形式呈现为一个连续的比特流。
ASCII码文件类型和EBCDIC文件类型还要加上文件是否可打印的属性(Noprint/)
4)数据结构
文件结构(File structure)字节流,无结构。
记录结构(Record structure )文件被划分为记录,用于文本文件。
页结构(Page structure )文件被划分为页,每页有页号和页头。可以进行随机存取或顺序存取。
5) 传输方式
FTP的传输模式有流模式、块模式和压缩模式:
(1) 流模式
数据以字节流的形式传送
记录结构(EOR,EOF)
文件结构,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就是文件内容。(EOF)
(2) 块模式
文件以块形式传送,块带有自己的头部分。头字节包括16位计数域和8位描述子代码。
(3) 压缩模式
压缩模式中,因为数据是压缩过的,对于增加带宽有很多好处。
块模式头字节的结构
描述子代码由在描述子字节中的位标记说明
—服务器模型
下图表示 FTP客户—服务器模型,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利用TCP建立连接。
FTP客户与服务器之间要建立双重连接,一个是控制连接,一个是数据连接。
控制连接:NVT ASCII
数据连接:文件类型、数据结构、传输方式
建立双重连接的原因:FTP是一个交互式会话系统,某客户每次调用FTP,便与服务器建立一个会话,会话以控制连接来维持。
客户每提出一个数据传输请求,服务器与客户建立一个数据连接,进行实际的数据(比如文件)传输。一旦数据传输结束,数据连接相继撤消,但控制连接依然存在,客户可以继续发出命令。
客户可以撤消控制连接
Close 命令
Quit 命令
返回
TCPI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