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李亚轩模电6章.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训6 RC音频振荡器
振荡的基本概念
RC振荡器
LC振荡电路
第 6 章振荡器
返回主目录
第 6 章振荡器
实训 6 RC 音频振荡器
(一) 实训目的
(1) 了解RC振荡器工作原理。
(2) 观察RC振荡器起振条件。
(3) 学习对振荡电路参数测量。
(4) 通过实训, 对振荡器有个初步了解, 为后面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
(二) 预习要求
(1)预习RC振荡器工作原理, 以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 阅读本实训的全部内容。
(3) 掌握测量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的方法。
(4) 设计记录实训数据的表格。
(三) 实训电路及实训内容
1. 实训电路
。
图中R1、C1和R2、C2组成RC串并联式振荡器,V1、V2组成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用来将正反馈信号放大。正反馈信号通过R1C1和R2C2反馈到V1的输入端, 适当选择R1、C1、 R2、C2参数,V1可以得到较大的输入信号。
图中设有开关S1、S2,选择不同的开或关状态,改变RP1、 RP2的大小,使电路产生不失真的正弦振荡波形。
2. 实训内容
(1) 按实训电路图接好电路, 备用, 注意电路中元件参数的合理性。
(2) 把直流电源调到12V, 闭合开关S1、S2,用数字频率计测量振荡信号的频率,并记录在实训报告中。
(3) 用示波器观察测量信号周期, 再换算成频率, 和以上测量进行比较。
(4) 计算放大倍数。
在振荡器稳定振荡时,测出输出电压U0的值,然后断开S1, 在V1的输入端用一个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使输出电压与振荡时相等,测量输入电压Ui,则可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
(5) 观察负反馈对振荡的影响。
接通S1、 S2,使RP1在最小、中间、最大情况,观察振荡波形,并记录。断开S2,观察振荡波形并记录。
(四) 实训报告
(1)整理实训数据, 分析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总结振荡电路的特点。
(五) 思考题
(1) 实验电路中的振荡电路基本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
(2) 找出实验电路中的正反馈支路、负反馈支路, 说明它们在振荡电路中的作用。
(3)实验中调整RP1、RP2对振荡电路有什么影响?
(4)RC串并联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起振条件各是什么?
振荡的基本概念

在实训6中,我们观察到RC音频振荡器与前面讲的放大器不同。放大器在没有输入信号情况下就没有输出信号,而振荡器是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仍有一定频率和幅值的输出信号,这种现象称为放大器的自激振荡。这种自激振荡在放大器中是不希望的,它会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但是在振荡器中恰恰相反, 振荡器就是利用自激振荡来进行工作的, 这一点就是振荡器与放大器的明显区别。但是振荡器与放大器的共同之处,仍然是输出信号是由输入信号引起的。那么振荡器的输入信号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实训6中,由于电源供电的作用,在V1输入端要产生很微弱的信号波动,这种信号经过V1、V2两级放大后,由原来的很弱的信号变强, 经过反馈电阻RP1又回到输入端,放大、反馈、放大、反馈、放大……这样反复,就能产生自激振荡。为了得到我们需要的频率信号,增加了如实训6电路中的选频网络R1C1、R2C2,符合要求的频率信号能通过,不符合要求的频率信号就被排除掉,这就是自激振荡产生的基本过程。
振荡器在通信、广播、自动控制、仪表测量和超声探伤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用途。根据振荡产生的波形不同,分为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根据电路的组成不同,又可分成RC振荡器、LC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

1. 振荡条件
, 是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是反馈电路的反馈参数。由于振荡电路不需要外界输入信号,因此反馈信号就是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 就是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
且有

第李亚轩模电6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