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尊重,是幼儿成长中一缕温暖的阳光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家庭教育现象——家长漠视孩子的人格,教育孩子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尊重,由此导致对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极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上小班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本文主要从真诚的表扬、学会理解、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不随意对幼儿发脾气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家长该如何真正地尊重孩子,以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关键词尊重真诚理解独立人格说话方式导语:如果说幼儿是一株小苗,那么,家庭的爱,会是滋润他们成长的甘露;家长的尊重,更是温暖他们身心的阳光。没有人不渴望获得尊重,包括孩子,甚至是幼儿。家长的认可与尊重,可以促使幼儿更健康地成长。但是,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心智尚未远未成熟,而且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于是乎,他们就认为不需要尊重孩子,欺骗、责骂、唠叨、在孩子面前随意吵架、随时想树立绝对的权威……那么家长们或许以为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倘若长此以往,那么,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渐渐加深,也必将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尤其是幼儿。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怎样去尊重自己的孩子呢?我们不妨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尝试一下。一、真诚的表扬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应该说,家长对幼儿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并没有错,但必须中肯、得体。幼儿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一般事物起码的鉴别能力也已具备,家长如果想用廉价的表扬去满足他们,只会让他们嗤之以鼻,时间长了还会使幼儿失去对家长的信任。当然也有的幼儿会逐渐习惯并喜欢这种表扬,虚荣心由此而慢慢形成了。例如,有一男孩第一天上学特别开心,早上主动将自己的小被子叠了起来,虽然叠得歪七扭八,其家长仍表扬说:“叠得真好,比妈妈叠得还漂亮。”谁知男孩子小嘴一噘:“妈妈撒谎。”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去表扬幼儿,本着“跳一跳就够得着”、“物有所值”的原则进行鼓励,即使幼儿一时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家长也可对他克服困难的精神加以肯定,突出表扬某些比其他幼儿表现出色的细节,这样就在幼儿脑中根植下“努力了,参与了,就是好样的”意识,从而淡化幼儿对荣誉、对结果的看重。 家长同时必须切记的是,中肯的表扬必须来得及时,事过境迁之后再怎么表扬,对幼儿也失去了强化促进使用。 二、学会理解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理解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以无意注意为主,自制力差等,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兴趣,且兴趣不稳定。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多读一点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方面的书,从理论入手了解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尊重幼儿也有自我意识,有一定的自尊心。家长在平时要时时处处注意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平等的人来对待,切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或使自己以一个“家长”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孩子面前,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选择,才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相信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不久能增强孩子的信心,加强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同时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在平时,父母要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交谈,利用假期和孩子一起郊游,沟通感情,加强彼此的信任感,同时注意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优点、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耐心教育,切忌轻易训斥和打骂孩子。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幼儿除上幼儿园以外,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