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基础培训
标准部
Content
EPS引入的需求和关键特征
EPC的架构
EPC网元功能和接口
EPC基本流程
ISR简介
EPS引入的背景
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对EPS的需求
提供一个向融合网络演进的平台,能够提供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和多样的业务,并且能够支持这些业务在这些无线接入技术间移动的无缝切换
能够实现网络的扁平化和IP化
能够提供高带宽和低延时的网络性能
能够和现有网络共存,并支持平滑演进,并最终替代现有网络
其他标准组织的外部竞争催生了EPS
Wimax,3GPP2等其他标准组织都在致力于满足上述需求的相关标准的制订
3GPP为了保证自己在通信标准组织中的领先性
EPS网络的关键技术
EPS提供永远在线的用户体验,降低了用户接入业务的延时
EPS的核心网允许多种无线技术的接入,目前支持的接入技术包括3GPP已经定义的UTRAN/GERAN,LTE,3GPP2定义的,以及IWLAN接入
EPS在核心网将用户面和控制面进行分离,实现了网络的进一步扁平化
EPS引入了TAI list和ISR等概念,降低了空口信令负荷,节约了网络资源
,对QoS控制、策略和计费控制集中处理
EPC的架构-- 非漫游场景
EPC的架构-- 漫游场景home routed方式
EPC的架构-- 漫游场景local breakout方式
EPS网络的主要网元和功能概述
E-UTRAN
头压缩以及用户面加密
在初始消息到达MME的情况下根据UE提供的信息,或者根据当前pool的负荷情况选择MME
基于AMBR和MBR的上行承载级速率执行和上下行承载级准许控制等
MME
接入控制,包括鉴权控制,标识(GUTI, TAI list)指配,用户标识和设备标识验证,信令面加密,与eNB之间的一致性保护,2G/3G与EPS之间安全参数以及QoS参数的转换
许可控制,决定是否可以获得请求的资源并预留这些资源
合法监听
移动性管理,实现了对UE当前位置的跟踪和记录
会话管理,对EPS承载的相关操作
网元选择,对S-GW和P-GW的选择,切换时候目标MME/S4 SGSN的选择
EPC培训胶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