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7/14/2017
1
第一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7/14/2017
2
申载春制作
一、文学的涵义
广义文学泛指一切口头或书面作品,即不仅包括今天所谓文学,而且包括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才专指今日所谓文学,即情感的或想象的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
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作品。
7/14/2017
3
与文学术语的三义相应,文学观念也包含三类:其一,从文化这一宽泛途径上看待文学,文学即文化;其二,从审美这一特殊视角考察文学,文学即审美;其三,从惯例这一变动立场对待文学,文学即惯例。也就是说,存在着三种文学观念;文化的文学,审美的文学观念和惯例的文学观念。
7/14/2017
4
二、文学艺术的起源
文学起源所要研究的对象文学发展的最初形态,它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这种最初的文学形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起因和动因是什么?
关于文学的起源,我们可以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1、通过研究现代残存的原始部部族的生活(社会的化石)状况及其及艺术、研究艺术的起源。2、通过史前考古学来研究艺术的起源。西班牙阿米搭米拉,法国的拉斯科克斯。3、通过现代儿童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来推测艺术起源问题的心理因素。
7/14/2017
5
1、模仿说
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诗学》:模仿是人的天性
说明:1)原始艺术离不开模仿
2)忽视了人的社会实践
“听见凰之鸣”,“效八风之音”(《吕氏春秋·古乐》)。
“体万物之生”(阮藉:《乐论》)。
7/14/2017
6
模仿说:古希腊流行的艺术起源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摹仿,而模仿又被看作是人的一种天性,这样,艺术的最初根源就被归结为人的摹仿天性。模仿说注意到了文艺起源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却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观察问题,把模仿说成人类的本能或天性,则是唯心主义的解释。
7/14/2017
7
2、表现论
这种学说,是19世纪后期欧洲的一些资产阶级心理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们渴望表现自己心灵、感情的本能。心灵表现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心理欲求对文学生成的影响,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
7/14/2017
8
康德:艺术是无功利的愉快的游戏
席勒、斯宾塞:“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谷鲁斯: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
说明:1)游戏无明显的实用目的
2)游戏很投入(这两点与“为艺术而艺术”和很多类似之处)
3、游戏说
7/14/2017
9
游戏说:近代关于艺术起源的一种很大影响的说法。18世纪由席勒提出,后由斯宾塞等人加以继承和发展。席勒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冲动”,而游戏冲动是人的一种脱离了物质束缚的、不计利害关系的自由的活动,它以人在满足物质需要之后仍然有剩余精力为前提。斯宾塞接受和发展了席勒的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对过剩精力的产生做了生理学的探讨。
7/14/2017
10
第二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