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执教:福建省古田县第二小学陈容斌【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科学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第7课【教材分析】本课希望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一种新的简单机械——斜面。学生对于斜面已经有一定认识,能结合生活经验,猜测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通过两个对比实验来认识斜面是如何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的认识过程。知道生活中很多工具、方法都使用了斜面的原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像斜搭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2、斜面省力与坡度大小有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过程与方法:制定实验计划并用实验数据来说明斜面省力及其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及对数据的分析发现斜面能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斜面实验盒、重物(载重小车和1盒钩码)、测力计、实验记录表。演示实验材料:纯净水桶一个、厚实的大木板一块(较长)、自制螺丝钉、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谁能把这桶水搬到桌子上来?你能利用这些木板,把水桶搬到桌子上吗?:两次搬水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像这种斜架的木板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觉得利用斜面来搬重物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搬水桶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斜面能省力,从而为学习本课的知识点作好铺垫。】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初试斜面,确能省力活动一:斜面是否省力。,是不是真的能省力,要怎样得到证实?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汇报交流,完善方案,并提示实验时注意事项。4、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5、汇总数据,观察、分析数据。6、小结:斜面能省力。【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亲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从而建构“斜面可以省力”的科学概念。】(二)层层深入,发现规律活动二:不同坡度的斜面与省力多少的关系1、师:刚才我们通过具体的数据得出了斜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省力。接下来我们再仔细地看一看并分析一下前面的数据,你们还有什么发现?2、出示2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仔细观察有什么不同?3、猜测: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有什么不同?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5、汇报交流,完善方案(重点是实验中什么条件要改变,什么条件不改变)6、学生实验,师指导。7、汇总数据,观察、分析数据。8、小结:不同坡度的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