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语言文学.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语言文学 1.“不孝”与“不肖”意义有什么不同? 《说文》:“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可见,“肖”的本义是子不似父。《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引申为不才,不正派。《商君书·画策》:“不明主在上,所举必不肖。”后来称不孝之子为不肖。“孝”字小篆字形作“”,《说文》说解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意思就是现代所说的孝顺,“不孝”就是不孝敬父母。 2.“饥”“饿”“馑”本义各是什么? 现代汉字“饥”对应着两个繁体字,一是饥饿的“”,一是“饥馑”的“饥”,汉字简化时,“”“饥”合并简化为“饥”,为了区别,我们分别称它们为“饥1”“饥2”。“饥1”和“饿”都表示腹内缺食。但“饥1”是一般的肚子空,程度轻;“饿”是长时间未能吃饭,甚至有死亡的危险,程度重。如《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不饿。”是说即使吃不饱,但也不至于饿死。《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无一旬饿。”因为一个月吃不饱还能挺过去,一旬不吃饭,只怕性命难保。现代汉语中“饥饿”作为双音合成词,词义外延比较大,包括“饥”和“饿”的各种情况。“饥2”和“馑”都是年成不好的意思,具体说来,五谷不熟叫作“饥2”,蔬菜不熟叫做“馑”。现代汉语中“饥馑”作为双音合成词,词义外延比较大,与“饥荒”意义相近,包括“饥2”和“馑”的各种情况。 3.“即”“既”如何区别? “即”字甲骨文作“”,象一人面对食物而坐,表示要就食之形。人坐在食物前面,说明人已经靠近食物,因此,“即”有“走近、靠近”之义,“即位”中的“即”就是这个意思;人坐在食物前表示将要吃,因此,“即”有“将要”之义,“即将”中的“即”就是“将要”的意思;此外现代汉语中关联词语“即使”表示一种假设,这种假设情况并未发生,因此,也用“即”字。“既”字甲骨文作“”,象一人面对食物而坐,但已将头向后扭去。面对食物而坐,却将头向后扭去,说明该人已吃完,因此,“既”字有“完毕、完成”之义,又引申有“已经”之义。现代汉语中,“既得利益”“既成事实”“既往不咎”中的“既”都是“已经”之义。 “阝”与右“阝”有区别吗? 汉字系统中,“阝”是十分常见的构字部件,“阝”有时在左边,有时在右边,因此,被称为左“阝”与右“阝”,那么,左“阝”与右“阝”有区别吗?我们先看一下从左“阝”的部分汉字的古文字形体。“”是“降”的甲骨文字形,“”是“陟”的甲骨文字形,分别象两足沿山阜下降和上升之形,“坠”字甲骨文字形作“”,象人从阜上颠坠之形。显然,这些左“阝”都是由象山阜之形的“”或“”演变而来,这样,就不难理解“险”“陡”“陵”“阿”(山的凹曲处)等表示山的特点和部位名称的字为什么从左“阝”了,也不难理解“阶”“除”“陛”等表示各种台阶名称的字为什么从左“阝”了。我们再看一下从右“阝”的部分汉字的古文字形体。“”是“邦”的小篆字形,“”是“郡”的小篆字形,“”是“都”的小篆字形,“”是“邻”的小篆字形,“”是“鄙”(本义是边境小城镇)的小篆字形,显然,这些右“阝”都是由“邑”演变而来,“邑”甲骨文字形作“’,小篆字形作“”,表示人群聚居的地方,因此,很多来自地名的姓氏也从右“阝”,如“邓”“郝”“郑”等。可见,左“阝”与右“阝”来源

浅析语言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