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帮宝宝集中注意力.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幼儿
心理学上说,注意力是个体对外界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也就是一种伴随各种认知过程的心理状态,比如: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注意闻等等,不管做什么,都存在“注意”的状态,而且要想完成一件事情,就必须“注意”才行。因此,注意力是无处不在的,只是分为有意注意(随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前者是有目的的、特意的注意,而后者则是没有明确目的的注意。
一般我们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说他有意注意不够集中,不能按照特定的目的来集中,或者集中的时间不够长。那么,3岁之前的孩子他的注意力特点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实际上3岁以前的宝宝是以“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为主导的,也就是宝宝“注意”的活动主要由外界事物、对象的特点所决定,而不是自己有意地根据目的去进行的。比如,一种很突然的声音、一件新颖的玩具、一件富有特点的物品等等,都可能将宝宝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时宝宝的有意注意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有“三分钟热度”已经不错了。而且年龄越小其有意注意时间越短。据研究,一个11~12个月的婴儿凝视成人手中的挂表,一般也不超过15秒钟。所以在3岁前,成人要想帮助儿童学习语言或其他内容,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方法一:以宝宝为中心
你必须抓住“无意注意”的特点,要善于利用对象的变化来吸引宝宝学习,这时候的教育要以“宝宝为中心”,他对什么感兴趣、他在“注意”什么,他问什么,他想知道什么,就告诉宝宝什么,爸爸妈妈是宝宝了解世界的“桥梁”,而不是“指挥官”、“决定者”。比如,宝宝关注蝴蝶了,你不必非要让他知道蜜蜂,你完全可以将有关“蝴蝶”的知识讲给宝宝听。当宝宝在玩汽车时,你不必非要让他听故事。否则他要这样,你非要他那样,反而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他难以集中了。
而事实上,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并不是对立的,前者很多时候会过渡到后者,比如开始可能是鲜艳的颜色吸引了宝宝,这是无意注意;但当宝宝有意地去看或者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就是有意注意了。
方法二:给宝宝“注意”的时间。
由于现在我们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这唯一的孩子就成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众多成人的“焦点”,成了众人“注意”的对象,宝宝的一举一动都倍受瞩目,宝宝“注意”什么,大人就会注意什么,而且会赶快提供什么。比如宝宝正饶有趣味地沉浸在“翻书”中,妈妈会立刻过去进行“指导”:宝宝,翻书要这样,一页一页地翻;或者欣喜地夸奖:宝宝,今天你好乖啊,在看书哩?!你看,这是什么?......结果往往是妈妈兴趣盎然了,宝宝却不耐烦了。
其实,小孩子有自己观察世界、探索世界的独特方式,即使3岁前的小宝宝也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乱翻书”的时候,谁知道他在想什么、在发现什么、在摸索什么。做父母的,要留给孩子“独处”的时间与空间,否则你会打断孩子难得的“有意注意”,你也就成了一个干扰因素,久而久之,他真的会只有“三分钟热度”了。
有意注意的品质要在实践中培养,当宝宝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时候,就是在发展有意注意,所以留给孩子“观察”与“思考”的空间,就等于在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毕竟有意注意是一个独立而主动的过程,良好的注意力习惯是无数个“注意”时间片段累积的结果。
方法三:创设良好的“注意”环境。
除了前面提到的大人要避免成为干扰孩子“注意”的因素外,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习惯中,还要留意孩子的游戏、生活环境的创设。如果你想

帮宝宝集中注意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