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闽清。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侨居马来西亚,1940年回国求学,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吴孟超在60年代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疗法——间歇肛门阻断切肝法,并突破肝脏禁区,施行中肝叶切除术成功。吴孟超,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2年出生,福建闽清。1927年侨居马来西亚,1940年回国求学,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历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普通外科副主任、主任,肝胆外科主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总后勤部专家副组长。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40年来共施行肝癌手术8000余例,%;小肝癌(小于5厘米)手术1000余例,%(%),最长存活36年。至1986年年底进行肝叶切除术1019例,成功率97%,切除总数和成功率均居国际领先地位。发表论文、著作100余篇。主编的《肝脏外科学》获1982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著作《肝脏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获和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主要科技贡献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重要难题:1958年起,吴孟超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孟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