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剧变所致。据此回答1~2题。
( )
,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 )
解析: 第1题,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恐龙生存环境的变化是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第2题,恐龙灭绝后,通过平衡功能,其他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使得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
答案: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3~4题。
、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解析: 第3题,气温的高低对植物的生长及各种活动都非常重要。气温越高,植物的生长就越旺盛,生物量就越大,微生物活动也强烈。第4题,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植物生长较慢,所以生物量较少,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所以枯枝落叶较多;土壤冻结时间长,所以土壤中储存的养分较少,物质养分的流动也较少。反之,低纬度地区,由于气温较高,植物生长较快,所以生物量较多;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枯枝落叶趋于减少。
答案:
三峡水库自2010年10月蓄水至175米。目前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但无论结果怎样,建设三峡工程是利大于弊。据此完成5~7题。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材料中所说的________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
①差异性②整体性③气候④水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的是( )
①使生物多样性增加②调节局部小气候③土壤肥力下降④洪涝灾害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滑坡、泥沙淤积的原因是( )
①植被覆盖率增加②水位上升③水流缓慢④水量大,流速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5题,材料中叙述的是三峡水库蓄水后产生的连锁反应,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6题,库区水面增加,可丰富生物多样性,同时对局部小气候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水库的修建不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库库区可以储蓄大量洪水,具有很好的防洪作用。第7题,材料中显示滑坡的发生与高水位浸泡有关;水污染和泥沙淤积与水流缓慢有关。
答案: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1章节综合复习题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