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 《左传》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运用衬托手法表彰、显扬赵盾的忠诚和正直。联系所学的文字、语法知识正确分析本文中出现的双宾语句、承前省略、古今字、古今词义不同和通假字等情况。
二、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题目是编者后加的。
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
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
本文刻画了在这样一个昏君当政的诸侯国晋国,一批忠心报国的臣子形象,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赵盾。他对国家忠诚;对于国君,他既敢于提意见,又保护、尊敬,他希望国君能改正错误,更好地治国。
本文通篇都在表彰、显扬赵盾的忠诚和正直。
三、课文讲解与分析第一段
这一段写随会、士季对晋灵公无君道的行为进行和缓的进谏,他们极有口才。
晋灵公:名夷皋,公元前620年至公元前607年在位,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
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
厚敛——加重赋税。敛:收取赋税。
以:连词,相当于来。
彫:画,或本作雕。
台——古代建筑,以土堆成,四方而高。此指宫廷之台。
弹(音tan阳平):用弹(音dan去声)丸射人。
辟——同“避”。
宰夫——厨师。
胹(音er阳平)——烂熟。
蹯(音fan阳平)——足、掌通称。
孰——同“熟”。
诸——“之于”的合音。
畚——蒲、草之类编成的器物。
“杀之,寘诸畚”的主语不是“宰夫”。
载——等于说“持”。
朝(音chao阳平)——等于说“持”。
赵盾——人名,晋正卿,赵衰之字。下文“宣子”是他的谥号。
士季——人名,即随会、晋大夫。
患——忧虑。
将谏——将要进谏。
入——纳,这里指接受谏言。
《晋灵公不君》谢吉平(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